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岑参的《虢州送天平何丞入京市马》
关树晚苍苍,长安近夕阳。
回风醒别酒,细雨湿行装。
习战边尘黑,防秋塞草黄。
知君市骏马,不是学燕王。
白话文翻译:
在傍晚,关山树木显得苍苍茫茫,长安已在夕阳之下。
微风送来酒意,细雨浸湿了我的行装。
习惯了战斗的我,身上沾满了边疆的尘土,
秋天将至,塞外的草木也渐渐发黄。
我知道你去市上买骏马,这并不是为模仿燕王。
注释:
- 苍苍:形容颜色或光线暗淡,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回风:指微风。
- 醒别酒:指在分别时喝酒,酒意渐醒。
- 湿行装:行装指旅行的衣物,湿了则显得很沉重。
- 习战边尘黑:习惯了战斗,身上沾染了边疆的尘土。
- 防秋塞草黄:指秋天即将到来,边塞的草木开始变黄。
- 知君市骏马:知道你去市场上购买骏马。
- 不是学燕王:这里指的是不想模仿燕王的举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岑参(约715—770年),字子美,号青门,唐代著名诗人,擅长边塞诗,作品多描写边疆生活与战斗的场景。岑参在诗中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对国家的思考,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岑参任职虢州期间,表达了他对友人的送别之情。诗中描绘了傍晚的景象及离别的氛围,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与对战斗的习惯。
诗歌鉴赏:
《虢州送天平何丞入京市马》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送别诗。在这首诗中,岑参通过细腻的描绘,营造出了一种惆怅的离别气氛。首句的“关树晚苍苍”勾勒出了一幅苍凉的图景,暗示了即将来临的离别。夕阳的映照让长安的轮廓变得模糊,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接下来的“回风醒别酒,细雨湿行装”则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将离别的情景生动地呈现出来。微风中带来的酒意和细雨浸湿的行装,既是对即将分别的感伤,也暗示了离别后可能面对的孤独与艰辛。
后面的“习战边尘黑,防秋塞草黄”,则将诗人的身份与经历融入其中,展现了他对边疆战斗的熟悉和对秋天将至的感知。这里的“边尘黑”与“草黄”相对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描绘了战斗的残酷,也反映了自然的变化。
最后一句“知君市骏马,不是学燕王”,则表达了对友人前往市集购买骏马的理解与支持,同时也暗含对燕王的批判,暗示了不应追求权势与荣耀,而应珍惜当下。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韵深邃,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深切的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关树晚苍苍:描绘了傍晚时分,关山的树木在夕阳下显得昏暗模糊。
- 长安近夕阳:长安城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金黄,预示着时间的流逝。
- 回风醒别酒:微风拂来,使得醉意渐醒,象征着即将离别的清醒与无奈。
- 细雨湿行装:细雨浸湿了行装,表现出离别时的感伤与沉重。
- 习战边尘黑:习惯了边疆的战斗,身上沾满了黑色的尘土,暗示了生活的艰苦。
- 防秋塞草黄:秋天将至,边塞的草木开始发黄,寓意着季节的变化与人生的无常。
- 知君市骏马:我知道你去市场上购买骏马,表现出对友人的理解与关心。
- 不是学燕王:强调购买骏马并非为了追求权势,而是出于个人的需要与选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与季节变化比作秋天的来临,暗示生命的流逝。
- 对仗:如“细雨湿行装”与“回风醒别酒”,形成对比,增强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关树”、“长安”、“骏马”等,富有象征意义,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对离别情景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边疆生活的思考。诗中表现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往的追忆,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关树:象征着边疆的孤寂与苍凉。
- 夕阳: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别酒:暗示着离别的悲伤与思念。
- 骏马:象征着力量与追求,暗示对未来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关树晚苍苍”中的“苍苍”指的是什么?
- A. 绿色
- B. 模糊、暗淡
- C. 明亮
-
“习战边尘黑”中的“边尘”指的是什么?
- A. 战斗的尘土
- B. 边疆的景色
- C. 旅行的疲惫
-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 A. 战斗的荣耀
- B. 友人的祝福与离别
- C. 追求权势的生活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描绘边塞壮阔的景象,表现对未来的期望。
- 李白《送友人》:表达对友人的离别之情,情感真挚。
诗词对比: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与《虢州送天平何丞入京市马》:两首诗均表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与离别的感伤,但前者更注重雪景的描绘,而后者则集中在离别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岑参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