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感怀寄诸故人》

时间: 2025-01-11 06:40:23

三十年来尚转蓬,学书学剑两无功。

数椽茅屋寒江上,一树梅花细雨中。

闻雁忽惊时序晚,对山不觉酒船空。

高阳旧侣能相念,冰底双鱼尺素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中感怀寄诸故人
三十年来尚转蓬,学书学剑两无功。
数椽茅屋寒江上,一树梅花细雨中。
闻雁忽惊时序晚,对山不觉酒船空。
高阳旧侣能相念,冰底双鱼尺素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过去三十年中漂泊不定的生活感受,虽然努力学习书法和剑术,但都没有成就。身处寒冷的江边,只有几间茅屋和一树梅花在细雨中。听到大雁的鸣叫,突然意识到季节已经晚了,面对山景不觉酒船已空。老朋友们在高阳地区能否想念我呢?冰下的双鱼传递着我的思念和问候。

注释:

  • 转蓬:比喻漂泊不定的人生。
  • 学书学剑:指学习书法和剑术,表示追求才艺,但未获成功。
  • 数椽茅屋:几间简陋的房屋,表现生活的艰辛。
  • 细雨:细小的雨,渲染了环境的清冷与孤寂。
  • 闻雁:听到大雁的叫声,常象征迁徙或季节的变化。
  • 酒船:指盛酒的船,象征朋友聚会的欢乐,现已空。
  • 高阳旧侣:指在高阳地区的老朋友。
  • 尺素通:指用纸写信,表达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田艺蘅(公元1570年-1626年),明代诗人,字子昂,号艺蘅,江苏人。以擅长诗词而闻名,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流离之际,作者在经历了三十年的生活磨难后,感慨人生的无常与友人的珍贵。诗中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故人深切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奈的感慨。

诗歌鉴赏:

《雨中感怀寄诸故人》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抒情诗,诗人在细雨中感受到人生的孤独与思念。全诗以“雨”为引子,描绘了一个寒冷的江边景象,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凄凉与对过往的追忆。开篇用“转蓬”比喻自己三十年的漂泊,接下来表达了虽然努力学习书法与剑术,却没有取得任何成就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数椽茅屋”和“一树梅花”相互映衬,前者代表贫困的生活,后者则象征着寒冷中依然绽放的希望与美丽。细雨中梅花的孤独与坚韧,正契合了诗人此时此刻的心境。

接着,闻雁的惊觉,使得诗人对时序的感慨加深,酒船的空荡则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失落。最后,提到的“高阳旧侣”与“尺素通”,表现了对老朋友的思念与希冀,诗人在冰冷的环境中传递着暖意,展现了一种深厚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丰盈的情感,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友谊的珍视,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十年来尚转蓬:三十年来我像风中的蓬草一样漂泊不定。
  2. 学书学剑两无功:虽然学习了书法和剑术,但成果却不大。
  3. 数椽茅屋寒江上:在寒冷的江边,只有几间简陋的茅屋。
  4. 一树梅花细雨中:在细雨中,只有一树梅花在默默开放。
  5. 闻雁忽惊时序晚:听到大雁的鸣叫,突然意识到季节已晚。
  6. 对山不觉酒船空:面对山景,无意中发现酒船已空,暗含失落。
  7. 高阳旧侣能相念:在高阳的老朋友是否能想念我?
  8. 冰底双鱼尺素通:冰下的双鱼象征着我的思念与问候。

修辞手法:

  • 比喻:“转蓬”比喻人生的漂泊。
  • 对仗:如“学书学剑”与“数椽茅屋”形成对比。
  • 意象:梅花、细雨、雁声等意象相互交织,营造氛围。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人际关系的珍贵与生活的孤独。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传递出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茅屋:象征贫困与简陋的生活。
  • 梅花:象征坚韧与希望。
  • 雁声:象征时序的变迁与思念。
  • 酒船:象征朋友的聚会与欢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转蓬”比喻什么? A. 书法
    B. 漂泊不定
    C. 孤独

  2. 诗人提到的“高阳旧侣”指的是? A. 家人
    B. 老朋友
    C. 同学

  3. 诗中“细雨”主要是用来描绘什么样的氛围? A. 欢乐
    B. 凄凉
    C. 温暖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诗词对比:

  • 田艺蘅与李白:两位诗人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李白的诗更加豪放,田艺蘅则更细腻。
  • 田艺蘅与杜甫:杜甫的诗多反映社会现实,而田艺蘅则更多表现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田艺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