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铸三尽节黄花岗》
时间: 2025-01-26 01:46: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孤月残云了一生,无情天地恨何平。常山节烈终呼贼,崖海风波失援兵。特为两间留正气,空教千古说忠名。伤心汉室路难复,血染杜鹃泪有声。
白话文翻译
孤独的月亮伴着残云过了一生,天地之间无情的仇恨何时才能平息?常山义士最终还是呼喊着敌人的名字,崖边海上风波荡漾,援军失去了踪影。特意为这两间留存正气,空留千古世人传颂忠义的名声。伤心的是汉室的复兴之路何其艰难,血染的杜鹃花中泪声依依。
注释
- 孤月:形容孤独的月亮,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 残云:指的是天边的云彩,表示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常山节烈:指的是常山赵云,他是三国时期的英雄,象征着忠义。
- 崖海风波:比喻境遇艰难,表明失去援助的无奈。
- 留正气:指保留忠烈之气,表明对忠义的坚守。
- 汉室:指西汉王朝,表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 杜鹃泪:杜鹃花因其花色鲜红,常用以象征悲痛和哀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宋教仁(1882-1913),字逸云,晚号梅谷,浙江人,辛亥革命后著名政治家和诗人。他在推动中国民主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品多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忠义精神的追求。黄花岗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地点,该节日为了纪念在革命中牺牲的英雄。
诗歌鉴赏
《哭铸三尽节黄花岗》是一首深情而悲怆的诗作,诗中通过孤月与残云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历史的思考。诗人以常山赵云的忠义精神作为引子,表达了对于历史英雄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望。整首诗气氛沉重,充满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对先烈的哀悼。诗中“无情天地恨何平”的感慨,直指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心的惶恐,表现了诗人对时局的不满和对忠臣烈士的怀念。最后一句“血染杜鹃泪有声”,更是将悲痛的情感推向高潮,传达了对先烈英魂的深切怀念与无尽的哀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孤月残云了一生:孤独的月亮伴随着残破的云彩,象征着诗人一生的孤独与无奈。
- 无情天地恨何平:天地间的仇恨无情,何时才能平息,反映了对社会动荡的深切关注。
- 常山节烈终呼贼:提到常山赵云的忠义,表明对历史英雄的敬仰。
- 崖海风波失援兵:比喻在困境中失去支持,表现出无助感。
- 特为两间留正气:强调要保留忠义之气,彰显正义。
- 空教千古说忠名:虽然有忠义之名,但现实中却难以实现。
- 伤心汉室路难复:感叹汉朝的复兴之路极为艰难,感情沉重。
- 血染杜鹃泪有声:以杜鹃花象征悲痛,表达对先烈的追思。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孤月残云”与“无情天地”,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将月亮与云彩比作人生的孤独与无常。
- 排比:通过排比手法,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切反思,对忠义精神的弘扬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对先烈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 孤月:象征孤独、无助。
- 残云:象征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 杜鹃:象征哀痛与追思,血染的杜鹃更突显悲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提到的“常山节烈”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曹操
- B. 赵云
- C. 刘备
- D. 诸葛亮
-
诗中的“血染杜鹃”象征什么?
- A. 富贵
- B. 忠义
- C. 悲痛
- D. 光明
答案:
- B. 赵云
- C. 悲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黄花岗的英雄们》——纪念辛亥革命烈士的诗作。
- 李白《将进酒》——表达豪情壮志的诗篇。
诗词对比:
- 宋教仁的《哭铸三尽节黄花岗》与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前者更侧重于历史英雄的缅怀,后者则是对现实困境的深切反思。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宋教仁研究》
- 《辛亥革命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