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芳蕨桃花江渚,管领渔蓑归去。唱起竹枝词,独自轻移柔橹。深处,深处,添得半篙春雨。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的草木繁盛之地,桃花盛开,渔夫穿着蓑衣归来。我唱起竹枝词,独自轻轻摇动着小船的橹。在那深处,深处的地方,春雨轻轻地洒落,湿润了水面。
注释:
- 芳蕨:芳香的蕨类植物,常见于江边。
- 桃花江渚:桃花盛开的江边沙洲。
- 管领:这里指的是操控、掌握。
- 渔蓑:渔夫的蓑衣,用于防水。
- 竹枝词:一种民间歌谣,常用竹枝作为乐器伴奏。
- 柔橹:轻柔的橹,形容划船时轻巧自如的动作。
- 添得半篙春雨:春天的细雨滋润了水面。
典故解析:
无直接典故,诗中表现一种田园生活的场景,体现了江村的自然美和渔民生活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尔堪,清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悟。其诗风清新自然,常用细腻的描绘展现乡村生活。
创作背景:
《如梦令》系列诗作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向往与生活的感悟,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珍惜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如梦令 其一 江村》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一个恬静的江村春日图景。开头的“芳蕨桃花江渚”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江边的蕨类植物和桃花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接着,诗中描绘了渔夫穿着蓑衣归来的场景,体现了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
在诗中,唱起竹枝词的描写,增添了生活的情趣,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而“独自轻移柔橹”则传达了一种孤独而安静的心境,似乎在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最后一句“添得半篙春雨”不仅描绘了春雨的细腻与温柔,更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然的滋润与生命的延续。
整首诗以轻快的笔调,描绘出江村生活的恬淡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热爱,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芳蕨桃花江渚: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春天,蕨类植物和桃花的盛开,营造出一种自然之美。
- 管领渔蓑归去:渔夫回家,展现了人们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唱起竹枝词:增添了生活的乐趣,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 独自轻移柔橹:传达了孤独与宁静的心境,享受这一刻的美好。
- 深处,深处,添得半篙春雨:春雨滋润了自然,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用生动的形象描绘,给人以美的感受。
- 拟人:春雨的描写使雨水似乎有生命,增添了情感的色彩。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比,增强了整体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乡村生活的珍视。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透出一种淡淡的乡愁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蕨:象征自然的生命力与芬芳。
- 桃花: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爱情的浪漫。
- 渔蓑:象征着渔民的生活与劳动的坚韧。
- 竹枝词:象征民间文化与生活的乐趣。
- 春雨:象征生命的滋润与希望的降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管领渔蓑”意指什么?
- A. 渔夫的归来
- B. 渔蓑的破损
- C. 渔民的生活
- D. 渔夫的歌声
-
诗中“深处,深处”重复的作用是什么?
- A. 强调情感
- B. 增强节奏
- C. 引起好奇
- D. 描绘景象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渔舟唱晚》王维
诗词对比:
-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但更注重月光与江水的关系,情感更为深沉。
- 王维的《渔舟唱晚》:同样以渔民生活为题材,但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曹尔堪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