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惜奔波苦,招邀返里门。
颓垣留火色,委骨认刀痕。
大漠风声恶,荒原日气昏。
邻翁相对语,凄恻不堪论。
白话文翻译:
不惜奔波辛苦,只为回到故乡的门口。
破败的墙垣上留下了火烧的痕迹,尸骨残留着刀伤的痕迹。
大漠中的风声凶恶,荒原上的阳光令人昏沉。
邻居老翁相对而坐,谈论着往事,令人心痛不已。
注释:
- 不惜:不惜代价,形容心情急迫。
- 奔波苦:形容四处奔走,承受艰辛。
- 招邀:招呼、邀请。
- 颓垣:破败的墙垣。
- 火色:火焰的颜色,暗指战争后的景象。
- 刀痕:刀刃留下的伤痕,暗指战争的残酷。
- 大漠:广阔的沙漠,象征荒凉。
- 日气昏:阳光的光辉令人感到晕眩,象征无望和绝望。
- 凄恻:悲伤而可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皋,清代诗人,以其抒情诗闻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战乱之后,诗人归乡的途中,目睹了故乡的破败与生灵涂炭,深感悲痛与无奈。
诗歌鉴赏:
《乱后返里》是李皋在战乱后归乡之际所作,诗中渗透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战争的痛恨。首联通过“不惜奔波苦,招邀返里门”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渴望和不屈的精神,尽管路途艰难,仍然不想放弃归乡的希望。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贯穿全诗,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接下来的“颓垣留火色,委骨认刀痕”则以极为直白的方式,展示了战后的惨状,破败的墙垣和屠戮的痕迹,无不让人感到心痛。诗人在此刻的描写中,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现实紧密结合,既有对家园沦陷的悲痛,也有对生命的无奈。
“大漠风声恶,荒原日气昏”以自然景象映衬内心的孤寂与无助,展现了一种荒凉的氛围。最后一句“邻翁相对语,凄恻不堪论”,则将目光转向邻里关系,表达了人们在战后重聚时的无奈与哀伤。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战争的深沉控诉,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惜奔波苦,招邀返里门:表达了诗人愿意承受一切艰辛,只为回到故乡的决心。
- 颓垣留火色,委骨认刀痕:形象地描绘了战后残破的景象,暗示着战争带来的死亡与伤痛。
- 大漠风声恶,荒原日气昏:借助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沉重与无望。
- 邻翁相对语,凄恻不堪论:通过邻居的对话,展现了人们在战后生活中的悲惨经历。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火色”和“刀痕”形象化地表现战争的侵害。
- 对仗:如“奔波苦”与“返里门”,增强了诗句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 意象:运用了自然景象与人情景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控诉,表达了诗人对人世沧桑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奔波”:象征着对故乡的渴望与追求。
- “颓垣”:代表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悲惨的现实。
- “大漠风声”:反映了内心的孤寂和绝望。
- “邻翁”:象征着人们在苦难中互相扶持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颓垣”指的是什么?
- A. 破败的墙垣
- B. 美丽的花园
- C. 繁华的街道
- D. 田园风光
-
诗人通过什么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A. 对大自然的描写
- B. 对邻居的谈话
- C. 奔波的艰辛
- D. 对战争的控诉
答案: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战乱带来的民族悲痛,但更侧重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怀,而李皋则更为注重个人的归属感与故乡情怀,两者在情感的表达上有相互呼应的地方。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皋相关的传记与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