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影戏影》
时间: 2025-04-29 10:21: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念奴娇 影戏影
作者: 王夫之 〔明代〕
笑啼俱假,但绰约风流,依稀还似。半壁粉墙低映月,卖弄佳人才子。情丝牵引,清光回照,漫道伤心死。猛然觑破,原来情薄一纸。应是缥渺飞仙,当年窃药,落在银蟾里。半面人閒高处望,传与霓裳歌吹。有意留仙,难禁夜短,还怕镫花坠。迷楼吐燄,倩谁挽住香袂。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描绘了一种虚幻而又美好的情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回忆的怀念。诗人描绘了一幅月光映照下的情景,感慨于才子佳人的风流倜傥,然而这份情感却似乎只是浮云,难以长久。情丝牵引着诗人的思绪,回忆起那些伤心的往事,最终发现一切不过是薄薄的一纸情书。诗中提到的飞仙,暗示着一种渴望与遥不可及的理想,回忆起曾经的美好时光,同时也流露出对短暂人生的惋惜。
注释
- 笑啼俱假:意为欢笑和哭泣都是虚幻的。
- 绰约风流:形容人的风度和才华出众。
- 半壁粉墙低映月:指半面墙壁在月光下的映照,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氛围。
- 情丝牵引:情感的牵引,形象地表达了情感的纠葛。
- 缥渺飞仙:用来形容理想或美好事物的虚幻。
- 镫花坠:意为灯笼的花朵掉落,象征着夜晚的短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夫之(1619-1692),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擅长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明末清初,正值社会动荡时期,王夫之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人生、情感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王夫之的《念奴娇 影戏影》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美好爱情的怀念与感伤。诗的开头便用“笑啼俱假”揭示了情感的虚幻,似乎在告诉读者,即便欢笑与泪水交织,也只是表象。随后,诗人描写了月光下的粉墙,暗示着在宁静的环境中,内心的情感却是复杂而深刻的。
“情丝牵引,清光回照”一句,既表现了情感的牵引力,也体现了时间的流逝。随着回忆的深入,诗人意识到这段情感不过是“薄一纸”,隐喻着爱情的脆弱与转瞬即逝。接着提到的“缥渺飞仙”与“窃药”,是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与渴望,这里透露出一种对过去的无奈与惋惜。
诗的后半部分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描绘了夜晚短暂,如何难以留住美好。迷楼吐焰,意象丰富,仿佛在诉说着对那段恋情的难以割舍。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王夫之对爱情的深刻思考与独特感受,情感真挚而细腻,值得反复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笑啼俱假:开头便揭示情感的虚假性。
- 但绰约风流:描绘出佳人的风采,渲染出美好的气氛。
- 半壁粉墙低映月:营造出静谧的夜晚画面。
- 卖弄佳人才子:暗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吸引。
- 情丝牵引,清光回照:情感的牵引和月光的照耀相互对应。
- 漫道伤心死:对伤心的无奈与感慨。
- 猛然觑破,原来情薄一纸:对爱情的反思,发现其脆弱。
- 应是缥渺飞仙:对理想爱情的追求与向往。
- 当年窃药,落在银蟾里:暗示追求的艰难与不可得。
- 半面人閒高处望: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传与霓裳歌吹:美好的音乐与舞蹈。
- 有意留仙,难禁夜短: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 还怕镫花坠:对短暂夜晚的焦虑。
- 迷楼吐燄:描绘出热烈的场景。
- 倩谁挽住香袂:寻求留住美好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与景物相结合,增强表现力。
- 拟人:赋予情感以生命,使其更为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短暂爱情的惋惜与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复杂性。
意象分析
- 月光:象征着美好与清净,映衬出内心的情感。
- 粉墙:代表着过去的美好回忆,隐喻着封闭与脆弱。
- 飞仙:象征着理想与 unattainable 的爱情。
- 歌吹:表达出人与人之间的吸引与共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笑啼俱假”是什么意思?
A. 真实的情感
B. 虚幻的欢笑与泪水
C. 快乐的回忆 -
“情丝牵引”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绝望
B. 温暖的牵挂
C. 疏远 -
诗中提到的“飞仙”象征着什么?
A. 现实的爱情
B. 遥不可及的理想
C. 绝对的幸福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表达了类似的爱情主题。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对爱情的怀念。
诗词对比:
- 王夫之的《念奴娇 影戏影》与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均展现了对历史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但王夫之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苏轼则更多地体现出英雄气概与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