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云间陈徵君有题余家远阁一阕秋日登楼不胜蔓草零烟之感因倚声和之》
时间: 2025-01-22 12:51: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得怜堂后,有丹楼飞起,当年争羡。阳夏门庭能咏絮,那更溪山葱茜。带雨房栊,和烟帘幕,零乱东湖面。碧阑干里,有人斜映琼扇。可惜人去匆匆,而今楼下,秋水帆如箭。老我三吴好男子,绿鬓忽然衰贱。蔓草霜浓,丛祠露悄,白昼鼪鼯现。舍南舍北,乱飞王谢家燕。
白话文翻译:
这座楼在我家后面,飞檐翘角的丹楼令人怜惜,往年我曾羡慕它的壮丽。阳光普照下的庭院能吟咏飘飞的絮花,那更是溪山间的葱郁景色。屋檐带着雨滴,烟雾笼罩着窗帘,东湖的水面显得零乱不堪。碧色的栏杆旁,有人斜倚着映衬着琼扇。可惜人已匆匆离去,如今在楼下,秋水的帆船犹如箭般飞快。如今我这三吴的好男子,鬓发已经渐渐衰老。蔓草上霜浓,丛中的祠堂悄然露出,白天时鼯鼠也出现了。舍南舍北,王谢家燕在空中乱飞。
注释:
- 丹楼:指红色的楼阁,象征美丽和高贵。
- 阳夏:指阳光明媚的夏天。
- 咏絮:吟咏飘落的絮花,象征诗意的生活。
- 带雨房栊:带着雨水的房屋窗棂,描绘了一幅细腻的景象。
- 碧阑干:碧绿色的栏杆,表明楼阁的优雅。
- 琼扇:美丽的扇子,象征女性的娇柔和优雅。
- 三吴:指今江苏、浙江一带。
- 蔓草霜浓:秋天霜降时,野草茂盛。
- 王谢家燕:指王家和谢家的燕子,古时名门望族,象征繁华与往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5-约1700),清代诗人,字季常,号巢山,浙江人。擅长词作,以豪放激昂的风格著称,常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日,诗人登楼凭栏,感慨人生的匆匆与自然的变迁,情感深沉而复杂,反映了他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念奴娇》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以“得怜堂后,有丹楼飞起”引入,展示了楼阁的美丽,令人羡慕,仿佛勾起了诗人对往昔的美好追忆。接着,诗人描绘了阳光照耀下的庭院和溪山的葱茏,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美景。诗中“带雨房栊,和烟帘幕”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然而,诗人在细腻的景物描写中,逐渐流露出内心的惆怅与无奈,“可惜人去匆匆”一句,突显了人事已非的感伤。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美好已不复存在,诗人感叹自己“老我三吴好男子”,说明了对青春的追忆与对衰老的无奈。结尾处,“舍南舍北,乱飞王谢家燕”则用燕子象征着往昔的幸福与繁华,尽显对时光流逝的无力感。
整首诗在清丽的意象与深沉的情感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是一首极具感染力的作品,既有自然之美,又有深邃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得怜堂后,有丹楼飞起:后面的楼阁非常美丽,令人怜惜。
- 当年争羡:曾经我对此十分羡慕。
- 阳夏门庭能咏絮:阳光明媚的夏天,庭院中能吟咏飘飞的絮花。
- 那更溪山葱茜:更是溪山间的葱茏景色。
- 带雨房栊,和烟帘幕:窗户带着雨水,烟雾笼罩着窗帘。
- 零乱东湖面:东湖的水面显得零乱不堪。
- 碧阑干里,有人斜映琼扇:青色的栏杆旁,有人斜倚着映衬着美丽的扇子。
- 可惜人去匆匆:可惜人已匆匆离去。
- 而今楼下,秋水帆如箭:如今在楼下,秋水的帆船如箭般飞快。
- 老我三吴好男子,绿鬓忽然衰贱:如今我这三吴的好男子,鬓发渐渐衰老。
- 蔓草霜浓,丛祠露悄:秋天霜降时,野草茂盛,祠堂显露出。
- 白昼鼪鼯现:白天时鼯鼠也出现了。
- 舍南舍北,乱飞王谢家燕:舍南舍北,王谢家燕在空中乱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水比作箭,形象地表现了船只的快速。
- 拟人:“人去匆匆”赋予了时间以人的特征,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舍南舍北,乱飞王谢家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在美丽的景色中感受到了一种惆怅,反映了心灵深处的孤独与对过往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丹楼:象征美好与理想。
- 阳夏:代表光明与生机。
- 琼扇:象征女性的优雅与美丽。
- 秋水:象征时光的流逝与变化。
- 燕子:象征着繁华与过去的幸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丹楼”象征什么?
- A. 美丽与高贵
- B. 贫穷与落魄
- C. 平凡与无奇
- D. 忧伤与怀念
-
“可惜人去匆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愉悦
- B. 惆怅
- C. 愤怒
- D. 满足
-
诗中“秋水帆如箭”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船只的快速
- B. 风景的美丽
- C. 天空的明亮
- D. 人生的短暂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 陈维崧的《念奴娇》与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都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但陈维崧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色,而苏轼则结合了历史与个人情感,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文学史》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