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咏梨花》
时间: 2025-02-04 16:22: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念奴娇 咏梨花
作者: 伯昏子 〔当代〕
浩然琼圃,似仙人留得云踪素履。
零落香尘春寂寂,锦瑟漫随风起。
怒干飞霜,曲池盈雪,泛泛将焉止。
桥边堪恨,旧时清梦如水。
但忆孤月长淮,离舟欲去,独洒新亭泪。
波上生涯容易老,辜负佳人兴味。
灯舞婵娟,枕翻幽眇,癯影空摇碎。
寒衣重换,却寻何处沉醉。
白话文翻译
在广阔的梨花园中,仿佛是仙人留下的云踪和白色的鞋履。
春天的香气渐渐消散,寂静得让人心伤,锦瑟的音律随着微风飘起。
怒干的飞霜,曲池里满是雪,轻轻荡漾,似乎不知何处停驻。
在桥边令人痛恨的是,旧时的美梦就如流水般逝去。
但我只记得那孤单的月亮在长淮上,离舟欲去,独自在新亭流泪。
在波涛上生活容易老去,辜负了佳人的兴致。
灯下舞动的月光,枕边翻转的幽暗,瘦弱的影子似乎在空中摇碎。
换了厚重的衣裳,却不知何处能寻得醉意。
注释
- 浩然琼圃:浩然指广阔浩荡,琼圃指美丽的园圃,形容梨花盛开的场景。
- 云踪素履:形容仙人留下的踪迹和洁白的鞋子,表现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意境。
- 锦瑟:古代一种乐器,象征音乐的美好。
- 怒干飞霜:飞霜指寒冷的气候,怒干形容其猛烈,暗示春天的寒意。
- 孤月长淮:长淮指长江的水域,孤月象征孤独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伯昏子,现代诗人,生于20世纪末,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融入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
《念奴娇 咏梨花》创作于春季,正值梨花盛开之际。诗人在自然景色中感受到时光流逝与情感的惆怅,借梨花的凋零表达自己的离愁别绪。
诗歌鉴赏
《念奴娇 咏梨花》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融合了自然景物与深邃的情感。诗的开头以“浩然琼圃”描绘了梨花盛开的美丽场景,给人一种豁然开朗、清新脱俗的感觉。然而,随着诗句的发展,作者的内心情感逐渐显露,春天的美丽与内心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尤其是“独洒新亭泪”一句,表现出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通过对梨花的咏叹,探讨了人生的易逝与感情的脆弱,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失去的哀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浩然琼圃,似仙人留得云踪素履。”:描绘梨花盛开的场景,暗含一种超脱的意境。
- “零落香尘春寂寂,锦瑟漫随风起。”:表现春天的香气消散,音乐随风而起,暗示时光的流逝。
- “怒干飞霜,曲池盈雪,泛泛将焉止。”:描绘寒意仍在,曲池中积雪,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易逝。
- “桥边堪恨,旧时清梦如水。”:对往昔美好梦想的追忆与惋惜。
- “但忆孤月长淮,离舟欲去,独洒新亭泪。”:表达对孤独与离别的感伤。
- “波上生涯容易老,辜负佳人兴味。”:感慨人生的易逝与对美好事物的辜负。
- “灯舞婵娟,枕翻幽眇,癯影空摇碎。”:描写夜晚的孤独与思索。
- “寒衣重换,却寻何处沉醉。”:对生活的迷茫与寻找醉意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梨花园比作仙人的居所,增添了神秘感。
- 拟人:通过“锦瑟随风起”的描写,让音乐具有人性。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梨花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脆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梨花:象征美好与纯洁,亦有易逝之意。
- 孤月:象征孤独与思念。
- 新亭:象征新的开始与旧时回忆的交错。
- 波:象征人生的波折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浩然琼圃”指的是什么?
- A. 美丽的园圃
- B. 寒冷的冬天
- C. 清澈的河流
-
“独洒新亭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怀念与惆怅
- C. 愤怒
-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增强意境?
- A. 拟人
- B. 夸张
- C. 排比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
- 《山中杂诗》 by 王维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与对故国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历史与个人命运的交织。
- 《山中杂诗》:通过自然景物反映个人情感与哲理,风格上更为淡泊。
参考资料
- 诗词选集:《古诗词精选》
- 相关书籍:《诗词鉴赏入门》
- 文章:《现代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