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

时间: 2025-01-11 22:39:18

龙门西接昆仑邱,中有一带黄河流。

风雷喷薄不可以利涉,鬼浪吐雪龙为愁。

我行欲济无方舟,长吟泽畔成久留。

暮天摇落对羁客,白石楚楚青枫秋。

行路难,岁将夕。

灵槎八月秋风生,安得乘之溯空碧。

意思解释

行路难

作者: 孙蕡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龙门西接昆仑邱,中有一带黄河流。
风雷喷薄不可以利涉,鬼浪吐雪龙为愁。
我行欲济无方舟,长吟泽畔成久留。
暮天摇落对羁客,白石楚楚青枫秋。
行路难,岁将夕。
灵槎八月秋风生,安得乘之溯空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龙门与昆仑山相接的壮丽景象,黄河在其中蜿蜒流淌。狂风和雷电的力量使得渡河变得极其困难,翻滚的浪涛如鬼神般令人忧愁。我想要渡过河流却没有船只,只能在泽边长吟,留连忘返。黄昏降临,天色渐暗,面对这孤独的羁旅者,白石在秋风中显得格外清晰,青枫树下更添几分凉意。行路真是艰难,岁月已近黄昏。在八月的秋风中,灵槎(一种神话中的舟船)如何才能让我乘风而行,逆流而上呢?

注释:

  • 龙门: 指山脉中的龙门山,与昆仑山相接。
  • 黄河: 中国的母亲河,象征着生命与历史。
  • 风雷喷薄: 风雷交加,形容自然的威力。
  • 鬼浪: 比喻波涛汹涌,带有神秘和凶险的感觉。
  • 羁客: 指漂泊在外的人,流浪者。
  • 灵槎: 神话传说中的舟船,象征自由和超脱。

典故解析:

“龙门”与“昆仑”在古代文学中经常被提及,代表着险峻的山脉和神秘的天地。诗中提到的“灵槎”源于古代神话,代表了神仙的乘船,寓意追求超脱与自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蕡,明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其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风格独特,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

《行路难》创作于作者经历艰难困苦的时期,表达了他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和对自由的渴望,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诗歌鉴赏:

《行路难》以其深刻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诗人心中的孤独与追求。开篇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黄河在龙门与昆仑之间蜿蜒流淌,象征着生命的旅程。接下来的描写转向行路的艰难,狂风雷电使得渡河变得不可能,诗人内心的愁苦与不安随之而来。最后,诗人以对羁旅者的凝视,表现了对归属感的渴望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龙门西接昆仑邱: 描绘了自然的雄伟,体现了诗人对壮丽景色的赞美。
  2. 中有一带黄河流: 黄河的流动象征着生命的旅程。
  3. 风雷喷薄不可以利涉: 自然的狂暴使得渡河变得极其困难,暗示人生的挑战。
  4. 鬼浪吐雪龙为愁: 诗人用“鬼浪”形容波涛,展现了内心的忧愁。
  5. 我行欲济无方舟: 表达了想要渡过但没有工具的无奈。
  6. 长吟泽畔成久留: 在泽边吟唱,感受到无尽的孤独和无助。
  7. 暮天摇落对羁客: 黄昏的到来,增强了孤独的氛围。
  8. 白石楚楚青枫秋: 细腻的描写为诗增添了层次感。
  9. 行路难,岁将夕: 直白地表明了主题,时间的流逝给人带来更多的无奈感。
  10. 灵槎八月秋风生: 通过神话意象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
  11. 安得乘之溯空碧: 结尾以问句形式,体现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 “鬼浪”比喻波涛,形象生动。
  • 对仗: 诗句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风雷喷薄”,将自然现象赋予了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既有对自然壮丽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困境的深刻反省,传达了对理想与自由的渴望。

意象分析:

  • 黄河: 生命的象征,流动不息。
  • 灵槎: 追求自由与理想的象征。
  • 羁客: 代表漂泊者,反映孤独的心境。
  • 秋风: 代表时间的流逝与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灵槎”象征着什么? A. 追求自由
    B. 家庭
    C. 财富
    D. 权力

  2.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爱情的思考
    B. 对人生道路的反思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历史的追溯

  3. “鬼浪吐雪龙为愁”中的“鬼浪”是指什么? A. 幽灵
    B. 巨浪
    C. 冰雪
    D. 白龙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将进酒》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行路难》与李白的《将进酒》同为抒发对人生的感慨,但《将进酒》更为豪放,强调及时行乐,而《行路难》则体现了对困境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