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1 20:08: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忧思来中,解之以书书不通。郎且绝意倚酒卮,洒泪相将帐为篷。漏刻何心悬悬空,灯花何事等等红。我在何处问天公,塞上中原一残丛。暧暧阵云湿夜风,二地机声笛声同。友人聊聊谓我庸,庸未可憔友亦云。我亦闻大抵局局麻耶纸,奈何奈何不得已。都是截情成苏李,明妃马背辞帝里。绿珠楼下随石氏,居士闻之大笑矣。
白话文翻译:
忧愁在心中,想用书信来解却无从寄出。情郎已绝望,倚靠酒杯,泪水溢出把帐篷洒湿。时光怎能让人心悬在空中,灯下的花影为何总是那么红艳。我在何处向天神求问,塞外中原只剩一片残败的丛林。朦胧的阵云伴着潮湿的夜风,两地的笛声竟是如此相同。朋友们闲聊说我庸碌,但庸碌的我未必就会憔悴,朋友们也这样说。我听说大抵都是这局面,无法自拔,都是情感的截断,像是苏小小与李郎一样。明妃在马背上告别帝王时,绿珠楼下的石氏居士听后大笑不止。
注释:
- 忧思:思虑、忧愁。
- 书书不通:信件无法寄出。
- 郎:指爱人或朋友。
- 酒卮:酒杯。
- 灯花:灯下的光影。
- 塞上:边境地区。
- 暧暧:朦胧、模糊。
- 机声、笛声:音乐声。
- 庸:庸碌、平庸。
- 明妃:王嫱,汉元帝的妃子。
- 绿珠:绿珠楼,古代词曲中的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许国佐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情感细腻、语言优美著称。其诗作常反映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的思考,风格多变。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可能因个人遭遇与时局的影响而感到忧虑和无奈。
诗歌鉴赏:
《行路难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忧思的诗作,诗人通过对书信无法寄出的无奈、对情感的追忆以及对时代的感慨,展现出深刻的情感世界。开篇以“忧思来中”引出主题,紧接着通过“解之以书书不通”表达自身的无力感,似乎用书信来解忧的愿望却因现实的困境而无法实现。诗中对酒的描绘,既是对情感的寄托,也是对现实无奈的逃避。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友人的闲聊与自我反思,揭示出一种孤独的思考,诗人意识到自己的庸碌,犹如“局局麻耶纸”,暗示生活的复杂与无奈。最后,诗人提到历史上著名的情感故事,如明妃与帝王的告别,暗示着情感的无常与人生的无奈,留给读者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忧思来中,解之以书书不通:表达了忧愁的产生和通过书信沟通却无法实现的无奈。
- 郎且绝意倚酒卮,洒泪相将帐为篷:情郎已绝望,诗人借酒消愁,泪水湿润了帐幕。
- 漏刻何心悬悬空,灯花何事等等红:无尽的时光让人感到空虚,灯下的光影与思绪交织。
- 我在何处问天公,塞上中原一残丛:诗人迷茫地问天,周围的景象则是荒凉的。
- 暧暧阵云湿夜风,二地机声笛声同:描绘了湿润的夜风与远方笛声的交融。
- 友人聊聊谓我庸,庸未可憔友亦云:朋友的闲聊让诗人反思自我,承认庸碌的现实。
- 我亦闻大抵局局麻耶纸,奈何奈何不得已:承认生活的复杂与无奈。
- 都是截情成苏李,明妃马背辞帝里:以名人故事比喻情感的割舍与人生的无常。
- 绿珠楼下随石氏,居士闻之大笑矣:最后一段通过石氏居士的笑声,调侃人生的悲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比作书信,表达内心的无奈。
- 拟人:灯花似乎拥有情感,增添诗意。
- 对仗:如“漏刻何心悬悬空”,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忧愁与无奈的描绘,反映出人生的复杂与情感的无常,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信:象征沟通与情感。
- 酒:象征逃避与放纵。
- 灯花:象征光明与希望。
- 明妃、绿珠:历史人物象征情感的无奈与割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用什么方式来解忧?
- A. 旅行
- B. 写信
- C. 喝酒
- D. 读书
-
诗中提到的“明妃”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王嫱
- B. 花木兰
- C. 西施
- D. 貂蝉
-
诗中“忧思来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忧愁
- C. 愤怒
- D. 疲惫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行路难》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的《行路难》同样表达了人生的艰辛与无奈,但其情感更趋向于豪放,而许国佐的作品则更显细腻与忧伤。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许国佐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