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五首)》

时间: 2025-01-11 22:43:43

四坐且莫喧,听我促节歌路难。

我今四十迫衰残,盛年一去何当还。

昔斥为遭绛灌怒,今来岂受金张怜。

泰山可移志不徙,寒烬从知无再然。

但愿长随击壤民,优游鼓腹歌尧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路难(五首)》
——王廷陈 〔明代〕

四坐且莫喧,听我促节歌路难。
我今四十迫衰残,盛年一去何当还。
昔斥为遭绛灌怒,今来岂受金张怜。
泰山可移志不徙,寒烬从知无再然。
但愿长随击壤民,优游鼓腹歌尧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大家请安静下来,听我唱一首关于人生艰难的歌。我如今已经四十岁,正值衰老,青春一去不复返。曾经被人斥责为遭受不公,今天又岂会得到他人的怜悯?泰山虽可移,但我的志向不会改变;即便是寒冷的余烬,也知道不会再燃烧。我只希望能跟随那些打着竹杖的老百姓,悠闲地唱着尧年之歌。

注释

字词注释

  • 促节歌:快速吟唱的歌曲。
  • 盛年:年轻的时期。
  • 绛灌怒:可能指遭受的误解或责难。
  • 金张怜:指他人的怜悯,隐喻为金钱与权力的保护。
  • 泰山:象征坚定的志向。
  • 击壤民:指田间地头的老百姓,意指平民百姓。

典故解析

  • 尧年:尧是古代中国的一位贤明君主,尧年指的是太平盛世的时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廷陈是明代的诗人,他的诗风以豪放而著称,关注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王廷陈中年时期,正值人生的转折点,面对衰老的焦虑和对未来的迷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的关注。

诗歌鉴赏

《行路难(五首)》以其直白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艰难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开篇以“坐且莫喧”引入,表现出一种渴望被倾听的心情,接着通过对自己年龄的感叹,突显出时间的无情与个人的脆弱。诗中提到的“昔斥为遭绛灌怒,今来岂受金张怜”,不仅揭示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也反映了社会对个体的冷漠。泰山的比喻则强调了诗人坚定的志向与追求,即使在逆境中也不轻言放弃。结尾展现出一种对平民生活的向往,表达出对简单快乐的渴望,令人感受到人性中那份真诚与纯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四坐且莫喧,听我促节歌路难。”:请大家安静,听我唱歌。
  2. “我今四十迫衰残,盛年一去何当还。”:我已经四十岁,正值衰老,青春不再。
  3. “昔斥为遭绛灌怒,今来岂受金张怜。”:曾经遭人误解,今天又能得到怜悯吗?
  4. “泰山可移志不徙,寒烬从知无再然。”:志向坚定,虽遭挫折也不动摇。
  5. “但愿长随击壤民,优游鼓腹歌尧年。”:希望能与平民百姓同乐,享受太平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泰山象征着坚定的志向。
  • 对仗:使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苦难的思考与对平凡生活的向往,强调了志向与人性的光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泰山:象征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 击壤民:代表着普通百姓,体现了对平民生活的向往。
  • 尧年:象征着理想中的太平盛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盛年”指的是哪个阶段?

    • A. 青春
    • B. 中年
    • C. 老年
  2. 诗中“泰山可移”意指什么?

    • A. 移动山脉
    • B. 志向坚定
    • C. 生活富足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行路难》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李白的《行路难》强调个体在逆境中的斗争,而王廷陈的《行路难》则更多地反映出对平民生活的关怀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