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水中走马》
时间: 2025-04-29 17:50: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中走马,其可行?木末种莲,其可生?彭泽县中五斗米,何如高卧北窗无俗情。猛虎怒号山无色,百兽闻之俱辟易。一朝失所遭束缚,稚子芦矢来学射。
白话文翻译:
在水中骑马,怎么能行得通呢?在树木的尽头种莲,能生长得起来吗?彭泽县的五斗米,哪里比得上我高卧在北窗之下,心无俗念的安宁。猛虎怒吼,山谷失去了颜色,百兽听到声音都逃避不前。一天我失去了自由,被束缚住,稚子们用芦苇箭来向我学习射箭。
注释:
- 水中走马:意指在水中骑马,形容一种不切实际的行为。
- 木末种莲:在树木的末端种莲花,喻指不适宜的环境。
- 彭泽县中五斗米:彭泽县以五斗米为生,暗示物质生活的平淡和局限。
- 高卧北窗:高卧在窗边,象征一种安逸的生活。
- 猛虎怒号:猛虎的怒吼声,传达出强烈的威慑力。
- 稚子芦矢:稚子们用芦苇箭,象征着无知和学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殷云霄,明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其诗常表现对生活的思考及对自由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对生活的困惑和对自由的渴望之际,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复杂性与人们对物质与精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行路难·水中走马》通过对比与反讽,展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开头以“水中走马”设问,强调了在不合适的环境中追求理想的无意义,接着用“木末种莲”进一步加深这种对比,暗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接下来的“彭泽县中五斗米”则揭示了物质生活的局限性,显示出作者对精神自由的渴求,宁愿高卧在北窗下,享受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猛虎怒号”一节,体现了自然界的强烈与无情,暗示了人类在自然力量面前的渺小和无奈。最后一句“稚子芦矢来学射”,不仅反映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也表达了对未来传承和学习的希望。全诗以一种忧伤而又清醒的口吻,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遭遇的困惑与挣扎,展现了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中走马,其可行?
- 质疑在不合适的环境中追求理想的可能性。
- 木末种莲,其可生?
- 进一步强调不合适的环境。
- 彭泽县中五斗米,何如高卧北窗无俗情。
- 对比平淡物质生活与精神自由的安逸。
- 猛虎怒号山无色,百兽闻之俱辟易。
- 自然的威慑力,暗示人类的无措。
- 一朝失所遭束缚,稚子芦矢来学射。
- 失去自由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水中走马”比喻不切实际的追求。
- 对比:现实与理想的对比,表现出生活的困惑。
- 拟人:猛虎的怒号,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气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由和理想的向往,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挣扎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中走马:象征不切实际的追求。
- 木末种莲:暗示不适宜的环境。
- 彭泽县:代表物质生活的平淡。
- 猛虎:象征自然的威严与不可抗拒。
- 稚子芦矢:传达希望与学习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水中走马”表示什么?
- A. 现实可行的事
- B. 不切实际的追求
- C. 生活的乐趣
-
诗中提到的“彭泽县中五斗米”的意思是?
- A. 物质生活的富裕
- B. 物质生活的平淡
- C. 精神生活的丰富
-
“猛虎怒号”的含义是什么?
- A. 自然的强烈威胁
- B. 人类的勇敢
- C. 动物的可爱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比较李白的《将进酒》与殷云霄的《行路难·水中走马》,两者都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但李白更多的是对豪放与饮酒的追求,而殷云霄则强调对精神自由的渴望,两者在主题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解析》
- 《诗词鉴赏与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