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傍柳临溪红拂面,
春色醉游人。
开径何年惹避秦,
云路隔芳尘。
一岁一番相对酒,
媚眼似微吨。
谢却东风仍托梦,
巫峡是前身。
白话文翻译:
在柳树旁边,溪水流淌,微风轻拂着脸庞,
春色让游人沉醉不已。
这条小路,何时才会打扰到逃避秦朝的我呢?
云雾隔绝了芳香的尘埃。
每年一度的酒宴,
媚眼如微波荡漾。
东风虽已谢去,我依然在梦中寄托情思,
巫峡成为我前世的归宿。
注释:
- 傍柳:靠近柳树。
- 临溪:临近溪水。
- 红拂面:红色的春风轻拂面颊。
- 春色醉游人:春天的色彩使游人陶醉。
- 开径:开辟的小路。
- 惹避秦:打扰到逃避秦朝的生活。
- 云路:云雾缭绕的路。
- 芳尘:芬芳的尘土,象征美好而又遥远的事物。
- 媚眼似微吨:媚眼如微波荡漾,形容眼神妩媚动人。
- 谢却东风:东风已经逝去。
- 巫峡:巫峡,古代诗歌中常指代美丽的地方或情感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濂(约公元1550年-约公元1620年),明代诗人,字伯英,号逸圃。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和花卉,作品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武陵春 桃花》是高濂在春日游览时创作的一首词,体现了他对春天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诗中蕴含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于往事的缅怀与思考。
诗歌鉴赏:
《武陵春 桃花》是一首描绘春日美景的词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陶醉。开篇以“傍柳临溪红拂面,春色醉游人”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柳树和溪水相互映衬,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接着“开径何年惹避秦”一句,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索,仿佛在感慨,历史的变迁是否也能影响到当下的生活。最后两句提到“谢却东风仍托梦,巫峡是前身”,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和美好时光的怀念,巫峡成为情感寄托的象征。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既有对春日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旧之情,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傍柳临溪红拂面:描绘春日的柳树和溪水,红色的春风轻轻拂过脸庞,营造出温暖的气氛。
- 春色醉游人:春天的色彩使游人沉醉,表现出春天的迷人和魅力。
- 开径何年惹避秦:小路何时会打扰到逃避秦朝的我,表现了对历史的思索。
- 云路隔芳尘:云雾缭绕,隔绝了芳香的尘埃,象征着美好而遥远的事物。
- 一岁一番相对酒:每年一次的酒宴,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媚眼似微吨:媚眼如波动,形容眼神妩媚,传达出情感的流动。
- 谢却东风仍托梦:东风已经逝去,仍在梦中寄托情思,表现了对往事的怀念。
- 巫峡是前身:巫峡成为情感的寄托,暗示着诗人对美好回忆的追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媚眼似微吨”,通过比喻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拟人:将春色和东风赋予了人性,让自然更加生动。
- 对仗:整首词多处使用对仗,使得词句更加工整,增加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对历史的思索以及对逝去岁月的怀念,透过自然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象征春天和生命的复苏。
- 溪水:代表流动的时间和生活的清新。
- 红色:象征春天的热情与生命力。
- 东风:常被视为春天的象征,带来温暖和希望。
- 巫峡:象征着美好的回忆和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傍柳临溪”的意象主要代表什么? A. 春天的气息
B. 历史的回忆
C. 逝去的岁月 -
“媚眼似微吨”中的“微吨”指的是什么? A. 波动的水面
B. 轻柔的风
C. 甜美的笑容 -
诗中提到的“巫峡”在这里象征什么? A. 自然的美
B. 情感的寄托
C. 个人的成长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之美,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但更侧重于个人的豪情;而《武陵春 桃花》则更加细腻,注重内心情感的流露。
- 《春望》:杜甫在诗中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与高濂的抒情风格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明清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