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 和薇隐韵》

时间: 2025-01-26 06:10:16

嘹唳归鸿惊社后。

旅馆乡心逗。

梦入晓云飞,绿遍天涯,不认门前柳。

露桃影里人非旧。

春也应难久。

风日又清明,独对残红,寂寞帘垂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花阴 和薇隐韵
作者: 王采薇 〔清代〕

嘹唳归鸿惊社后。旅馆乡心逗。梦入晓云飞,绿遍天涯,不认门前柳。露桃影里人非旧。春也应难久。风日又清明,独对残红,寂寞帘垂昼。

白话文翻译:

归来的鸿雁高声鸣叫,打破了春社后的宁静。我在旅馆中,思乡之情萦绕心头。梦中飞入清晨的云彩,绿意遍布天涯,竟然不认得门前的柳树。桃花的影子映照在露水中,人与往日已不再相同。春天的时光也难以持久。清明的风日里,我独自面对着残余的花朵,感到一种无尽的寂寞,帘子低垂在白昼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嘹唳:高亢的叫声,通常指鸟类。
  • 社后:指春社之后的时光,春社是古代的一个节日,象征春天的开始。
  • 旅馆:指旅途中的住宿之地。
  • 晓云:清晨的云彩。
  • 桃影:桃花的影子。
  • 春也应难久:春天的时间似乎也难以长久。

典故解析:

  • 此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及人们对春天短暂的感慨,反映了对流逝时光的无奈与思乡之情。诗中提到的“桃影”与“柳”象征着春天的美好,然而在变化中也带来了一种失落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采薇,清代女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女性视角著称。她的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为主,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春日,王采薇在外游历,思乡之情愈发浓烈。她以春天的短暂与美好,反衬出自身的孤独与失落,体现了女性细腻的情感世界。

诗歌鉴赏:

这首《醉花阴》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引入,迅速营造出一种春天的氛围。首句“嘹唳归鸿惊社后”不仅展现了春天的到来,也暗示了人们心中对往昔的追忆与眷恋。诗人以“旅馆乡心逗”表达了在外游子思乡的情感,她的心在旅馆中游荡,难以安定。接着,诗人描绘了“梦入晓云飞”的景象,梦中所见的美好与现实中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

“绿遍天涯,不认门前柳”一句,展现了春天的繁华与生机,但同时也暗示着对故乡的陌生感,表现出人事已非的惆怅。“露桃影里人非旧”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桃花的影子映照出人们的变化,犹如时光流逝,令人感伤。

“春也应难久”,诗人在清明的日子里,面对残红,感受到春天的短暂与无常。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将春天的美好与失落交织在一起,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嘹唳归鸿惊社后:归来的鸿雁鸣叫,打破了春社后的宁静,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 旅馆乡心逗:在旅馆中,思乡的心情难以平静。
  • 梦入晓云飞,绿遍天涯,不认门前柳:梦中飞入晨云,青翠的景色遍布四方,却不再认得故乡的柳树。
  • 露桃影里人非旧:桃花的影子中,人与往日已不再相同。
  • 春也应难久:春天的时光似乎难以长久。
  • 风日又清明,独对残红,寂寞帘垂昼:在清明的日子里,独自面对着残余的花朵,感到无尽的寂寞。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桃影”来比喻往昔的美好。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的情感。
  • 对仗:如“春也应难久,风日又清明”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人们对时光流逝、故乡变迁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乡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鸿雁:象征游子归来,且带有思乡之情。
  • 旅馆:代表游子的生活状态,孤独与思念。
  • 桃花、柳树:象征春天的美好与故乡的印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嘹唳归鸿”中的“嘹唳”指的是: A. 低沉的声音
    B. 高亢的叫声
    C. 悲伤的哭泣
    D. 轻柔的呢喃

  2. 本诗的主题主要体现了: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C. 对爱情的思念
    D. 对友谊的追忆

  3. “桃影里人非旧”中的“人非旧”是指: A. 人的心情依然
    B. 人与往日已不再相同
    C. 人的外貌没变
    D. 人的记忆依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王采薇的《醉花阴》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体现了女性对春天的感受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王采薇更侧重于孤独与思乡的情感,而李清照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爱情的追忆。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作品选》
  • 《王采薇传》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