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唐张氏永思堂》

时间: 2025-01-27 03:11:29

自昔闽多士,吾宗世有人。

共闻两孝子,永慕百年亲。

僾若音容在,巍然栋宇新。

秋筵仍几杖,温鼎自淳珍。

草娱称觞地,花迎戏綵辰。

流芳变春雨,精思动秋旻。

风教关民俗,文章藉史臣。

声诗播休美,正为盛时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福唐张氏永思堂
作者: 张翥 〔元代〕

自昔闽多士,吾宗世有人。
共闻两孝子,永慕百年亲。
僾若音容在,巍然栋宇新。
秋筵仍几杖,温鼎自淳珍。
草娱称觞地,花迎戏綵辰。
流芳变春雨,精思动秋旻。
风教关民俗,文章藉史臣。
声诗播休美,正为盛时陈。

白话文翻译:

从很久以前,闽地就有很多士人,我的宗族世代都有出色的人物。大家都听说过那两位孝子,世世代代怀念着他们的亲情。仿佛他们的声音和容貌依然存在,宏伟的建筑依然崭新。秋天的宴席上,依旧有几根拐杖,温暖的鼎中盛满了珍馐。草地上欢娱的酒会,花朵迎接着节日的欢庆。芳香如春雨般滋润,深思熟虑如秋天的云彩。风俗教化关乎民生,文章依赖历史的臣子。诗歌的声韵传扬着美好,正是为了这个盛世而呈现。

注释:

  • :指福建省。
  • 孝子:指尽孝的儿子,古代重视孝道。
  • 音容:声音和容貌。
  • 栋宇:房屋的结构,象征家族的根基。
  • 秋筵:秋天的宴席。
  • 温鼎:温暖的鼎,象征丰盛的食物。
  • 草娱:草地上欢聚。
  • 流芳:美名流传。
  • 风教:风俗教育。
  • 声诗:诗歌的声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翥(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生于福建,擅长诗文,作品多表现对家族和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张翥在福建的家族馆所“永思堂”。他在此地怀念家族的历史和文化,表达对孝道的推崇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诗歌鉴赏:

《福唐张氏永思堂》是张翥对家族和文化的深刻反思与赞美。诗中流露出浓厚的乡土情和对家族历史的敬仰,通过对孝子的追忆,诗人不仅表达了对亲情的怀念,也显现了对传统道德的重视。诗中描绘的宴席、酒会、春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表现了家族团聚的美好时光。

在形式上,诗歌运用了许多对仗工整的句式,音韵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此外,诗中多次提到的自然意象(如“春雨”、“秋旻”)不仅增添了诗作的层次感,也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整首诗流畅而富有节奏感,展示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自昔闽多士,吾宗世有人。:回顾闽地的士人传统,表达家族历史的延续。
  • 共闻两孝子,永慕百年亲。:提到家族中的孝子,强调对他们的怀念和敬仰。
  • 僾若音容在,巍然栋宇新。:形象地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似乎他们的形象依然鲜活。
  • 秋筵仍几杖,温鼎自淳珍。:描绘家族团聚的场景,象征着丰盛与和谐。
  • 草娱称觞地,花迎戏綵辰。:展现庆祝的热闹,象征着生活的欢乐与美好。
  • 流芳变春雨,精思动秋旻。:比喻美名如春雨滋润万物,深思熟虑如秋天的气候。
  • 风教关民俗,文章藉史臣。:强调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性。
  • 声诗播休美,正为盛时陈。:通过诗歌传扬美德,体现出对当代盛世的赞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流芳”比作春雨,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多处运用对仗,使得诗句更加工整。
  • 拟人:赋予自然元素情感,如将春雨和秋云与人情相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孝子:象征传统美德。
  • 秋筵、温鼎:象征家族聚会的温馨和丰盛。
  • 草娱、花迎:象征生活的欢乐与自然之美。
  • 流芳:象征美名的传承与影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孝子”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朋友
    B. 尽孝的儿子
    C. 家族中的长辈
    答案: B

  2. “秋筵仍几杖”中的“几杖”指的是什么? A. 酒杯
    B. 拐杖
    C. 桌子
    答案: B

  3.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A. 草娱
    B. 风教
    C. 秋筵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与张翥的《福唐张氏永思堂》同样表达了对家国和家族的思念,但杜甫更侧重于国家的动荡和个人的悲愤,而张翥则更多地关注于家族的传承和美德的弘扬,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史》
  • 《张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