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松小已逾岭,不归应偶然。
久窥飞鸟意,难定白云天。
夜磬答孤语,秋花照短眠。
清光纷委壑,寒重草堂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小松树已经越过了山岭,但我却不知何时能归来,似乎是偶然的缘故。我长久地观察飞鸟的志向,却难以确定那白云的天空。夜晚的钟声回应着我的孤独语言,秋天的花朵照亮了我的短暂睡眠。清澈的月光洒落在山谷,寒意笼罩着草堂前。
注释:
- 松小:小松树,象征生机与希望。
- 偶然:指不确定的时机或原因。
- 飞鸟:象征自由,表达诗人对归乡的渴望。
- 白云天:指广阔的天空,隐喻理想与远方。
- 夜磬:指夜间的钟声,象征孤独的思索。
- 秋花:秋天的花朵,象征着时光流逝。
- 清光:指月光,象征清澈与宁静。
- 寒重:寒冷的气息,表达时节的变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海岱,明代诗人,出身于山水秀丽的地方,擅长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怀。他的诗作常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倾向于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丁卯年,正值诗人归隐于山林之时,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观察。在世事纷扰的背景下,诗人选择沉静于自然,寻求内心的平和。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人生的思索。开头两句以“松小已逾岭”引出诗人对归乡的渴望,暗示岁月的流逝与身处异乡的孤独感。飞鸟象征着自由与希望,诗人通过观察飞鸟的行为,映射出自己内心的迷茫与对理想的追求。
中间两句“夜磬答孤语,秋花照短眠”则展现了诗人在孤寂的夜晚与自我对话的状态,夜磬的声音与秋花的美丽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寂寥却又富有诗意的氛围。最后两句“清光纷委壑,寒重草堂前”通过描绘月光与寒意的交织,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受,同时也增添了一种宁静的美感。
整首诗的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命的深刻反思。通过自然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态度,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松小已逾岭:小松树已经越过了山岭,表现出诗人已远离故乡的状态。
- 不归应偶然:不知何时能归来,似乎是偶然原因导致的,暗示离别的无奈。
- 久窥飞鸟意:长久观察飞鸟的行为,象征对自由和归属的向往。
- 难定白云天:难以确定那广阔的白云天空,反映出对理想的迷茫。
- 夜磬答孤语:夜晚的钟声回应着孤独的自言自语,传达出孤独感。
- 秋花照短眠:秋天的花朵照亮了短暂的睡眠,体现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 清光纷委壑:清澈的月光洒落在山谷,营造出宁静的意境。
- 寒重草堂前:寒意笼罩着草堂前,暗示时节的变迁与内心的孤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飞鸟与自由、白云与理想进行比较,增强诗的意象。
- 拟人:夜磬回应孤语,赋予非生命物体以人类情感。
- 对仗:诗中自然景物描绘成对,增强音韵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情感基调既有忧伤又有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小:象征希望与生命的延续。
- 飞鸟:象征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 夜磬:象征孤独与思索。
- 秋花: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清光:象征纯净与宁静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飞鸟”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归属
C. 迷茫
D. 生命 -
“夜磬答孤语”中“夜磬”指的是什么? A. 钟声
B. 风声
C. 水声
D. 书声 -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 A. 渴望
B. 忘却
C. 无奈
D. 轻视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通过山水景色表达内心的闲适与宁静,与海岱的《丁卯岁归仰天坞故山》中的孤独感形成对比。王维的诗更倾向于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海岱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