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胡季昭二首》
时间: 2025-01-26 04:18: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胡季昭二首》 作者: 李伯圭
危言不畏触干戈,瘴雨蛮烟换玉珂。
今古庐陵两胡老,是非儋耳一东坡。
拳拳搞志甘三已,恻恻招魂听九歌。
信得平生稽古力,初心不为履朝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深思和对朋友胡季昭的哀悼。诗中提到,面对艰难危险的言论不惧怕冲突,身处瘴气和蛮烟的环境中仍然不改初心。古今庐陵的两位老者,经历是非的争论,仿佛只有东坡才能解开。拳拳之心愿意为理想奋斗,恻恻之情希望招回逝去的灵魂,信念坚定,不会为了世俗的名利而改变本心。
注释:
- 危言:指直言不讳,敢说真话。
- 瘴雨蛮烟:指的是病疫和瘴气的环境,通常形容南方潮湿的气候。
- 庐陵:古地名,今江西省的地方,诗中提到的“胡老”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有名的两位胡氏人物。
- 东坡:指苏东坡,即苏轼,著名的文学家。
- 拳拳搞志:形容心中志向坚定,愿为理想而努力。
- 九歌:指的是《楚辞》中的《九歌》,是用来招魂的歌曲。
- 初心:指最初的心志和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伯圭,宋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对胡季昭的怀念和悼念,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生前事迹的缅怀,以及对理想和信念的坚持。
诗歌鉴赏:
《挽胡季昭二首》通过对胡季昭的追忆,展现了作者对故友深切的怀念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首句“危言不畏触干戈”便引出了主题,既是对胡季昭的赞美,也折射出作者自身的胸怀与气魄。在描述瘴气与蛮烟的环境时,诗人用“换玉珂”对比,强调了在艰难环境中仍然追求美好与理想的执着。
接下来的两句“今古庐陵两胡老”,则以古今对比,展现出历史的沧桑与人事的变化。作者似乎在问,历史的是非真相在哪里,只有像苏东坡那样的智慧才能解答。通过“拳拳搞志甘三已”,表达出对理想不懈追求的决心,充满了激情与理想主义的色彩。
最后的两句“信得平生稽古力,初心不为履朝靴”,总结了全诗的核心思想,坚定的信念和不为世俗所动的初心,是诗人一生追求的目标。这首诗展现了李伯圭作为一个士人的抱负与情怀,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危言不畏触干戈”:在危险的情况下,依然敢说真话。
- “瘴雨蛮烟换玉珂”:艰难环境中,仍然能够换取美好的理想。
- “今古庐陵两胡老”:古今两位胡氏老者,历史悠久。
- “是非儋耳一东坡”:历史的争论,只有东坡能够解答。
- “拳拳搞志甘三已”:执着于理想,甘愿为此努力。
- “恻恻招魂听九歌”:怀念故人,渴望能够招回其灵魂。
- “信得平生稽古力”:坚信自己一生的努力和对历史的研究。
- “初心不为履朝靴”:不为世俗名利而改变初心。
-
修辞手法:
- 诗中使用了比喻,如“瘴雨蛮烟”形象地描绘了环境的艰难。
- 对仗工整,如“拳拳搞志”和“恻恻招魂”,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故友的深切怀念,强调在艰难环境中保持初心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危言”:象征勇敢和真实。
- “瘴雨蛮烟”:象征困境和环境的恶劣。
- “庐陵”:历史的厚重感。
- “东坡”:智慧和解答的象征。
- “九歌”:对故人的怀念和灵魂的召唤。
- “朝靴”:世俗的名利和浮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坡”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苏轼
B. 陶渊明
C. 李白 -
“拳拳搞志甘三已”中的“三已”指的是什么? A. 三个理想
B. 三个目标
C. 三个已故的朋友 -
诗中的“初心不为履朝靴”强调了什么? A. 忘记理想
B. 坚持理想
C. 追求名利
答案:
- A. 苏轼
- C. 三个已故的朋友
- B. 坚持理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李伯圭的《挽胡季昭二首》,两者均体现了对理想与友人的怀念,但李白更多表现豪放与融洽,而李伯圭则显得更加沉郁与深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观止》
- 《李伯圭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