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访子建东回而王谷从朝宗西去赋寄》

时间: 2025-02-04 16:26:35

吴山吴水片帆开,驿使惊传江上梅。

君过侯嬴虚左待,我从宋玉大招回。

月明长水三江冷,雪满当湖万马哀。

同作征人怜更远,北风吹处一登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余访子建东回而王谷从朝宗西去赋寄

吴山吴水片帆开,
驿使惊传江上梅。
君过侯嬴虚左待,
我从宋玉大招回。
月明长水三江冷,
雪满当湖万马哀。
同作征人怜更远,
北风吹处一登台。

白话文翻译

我在吴山和吴水之间,坐着小舟顺风而行,
驿站的快马惊讶地传来江上梅花的消息。
你在侯嬴的地方虚左期待着我,我却从宋玉的故乡归来。
月光照耀下,长江水面清冷,三江的寒意袭人,
当湖的雪花飘满,万马哀鸣声悲切。
我们都是征途中的人,彼此怜惜却更为遥远,
北风吹来时,我在高台上独自登临。

注释

  • 吴山吴水:指的是吴地的山水,象征着江南的美丽风光。
  • 驿使:古时的邮递员,这里指传递消息的人。
  • 侯嬴:可能指的是古代某地名或特定的人物。
  • 宋玉:战国时期的著名诗人,代表着文人情怀。
  • 长水:指长江,此处暗指水面清冷。
  • 万马哀:形容众多马匹哀鸣,表达一种悲凉的气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清代诗人,字子恺,号香洲。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尤其在咏怀和送别诗中表现出色。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相送的情感,以及对故乡山水的深切眷恋。诗中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开头的“吴山吴水片帆开”描绘出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图景,轻舟在水面上行驶,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而“驿使惊传江上梅”则引入了对友人的思念,梅花象征着坚韧与清高,寓意着友谊的纯洁和长久。

接着,诗人提到“君过侯嬴虚左待”,表现出对友人的期待与渴望,而自己却在宋玉的故乡归来,暗示着两人间的距离与时间的流逝。后面的描写中,“月明长水三江冷,雪满当湖万马哀”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月光下的冷清和雪花的萧瑟传递出一种孤独与凄凉的情感,进一步加深了对远友的怀念。

最后一句“北风吹处一登台”,表达了在北风的吹拂下,诗人独自登高远眺的情景,象征着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深刻地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吴山吴水片帆开: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表现轻松愉悦的心情。
  2. 驿使惊传江上梅:通过驿使传递梅花的消息,暗示友人的思念。
  3. 君过侯嬴虚左待:对友人的期待,表现出诗人对团聚的渴望。
  4. 我从宋玉大招回:提到宋玉,表达文化上的认同和怀念过去的美好。
  5. 月明长水三江冷:描绘月光照耀下的寒冷水面,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6. 雪满当湖万马哀:雪花飘落,表现出一种悲凉的情绪,丰富了诗的意境。
  7. 同作征人怜更远:两位征人相互怜惜,却因距离而感到孤独。
  8. 北风吹处一登台:在北风中独自登高,象征着孤独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月明长水”和“雪满当湖”,形成对称美。
  • 比喻:将友谊比作梅花,传达出其坚韧与美好。
  • 拟人:万马哀鸣,赋予马以情感,增强了悲凉的气氛。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江南的美丽景色与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孤独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 吴山吴水:象征江南的自然美,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寄托了对友谊的期待。
  • 月光与雪:营造出一种清冷、孤独的氛围,反映诗人的内心情感。
  • 北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不易,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陈维崧
    C. 杜甫

  2. “月明长水三江冷”中的“三江”指的是? A. 三条河流
    B. 三种情感
    C. 三个季节

  3. “君过侯嬴虚左待”中的“虚左”表达了什么? A. 期待
    B. 遗憾
    C. 欢喜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反映了对亲人的思念。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表达送别友人的情感。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本诗的对比:两者均表达思乡情,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感受,而本诗则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