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同卢龙孙金廓明羊月生朱嗣殷过饮刘睿生家纪事》

时间: 2025-02-04 15:26:21

雨脚今晨歇,翩然挈伴行。

径须谋薄醉,不可负微晴。

老屐缘村响,危桥趁涧成。

剪蔬兼斸笋,坚坐看经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脚今晨歇,翩然挈伴行。
径须谋薄醉,不可负微晴。
老屐缘村响,危桥趁涧成。
剪蔬兼斸笋,坚坐看经营。

白话文翻译

今晨的细雨已经停歇,轻快地携伴而行。
趁着这微微的晴天,必须要寻求一点酒醉,
老旧的木屐踩在村道上发出响声,
在危险的桥上走过小溪流淌的地方。
一边剪菜一边采笋,安稳地坐着看着农田的经营。

注释

字词注释

  1. 雨脚:指细雨。
  2. 翩然:轻盈而迅速的样子。
  3. 挈伴:携带伴侣,这里指与朋友一起。
  4. 薄醉:微微醉酒。
  5. 微晴:稍微晴朗。
  6. 老屐:旧的木屐。
  7. 缘村响:沿着村子的路发出响声。
  8. 危桥:不稳固的桥。
  9. 斸笋:采摘竹笋。
  10. 坚坐:稳稳地坐着。
  11. 经营:经营、管理。

典故解析
此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反映了清代文人生活的闲适与对自然的热爱,常见于古代诗歌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6-?),字子山,号白石,江苏扬州人,清代著名诗人,擅长古诗,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田园生活的恬淡与乐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人生活的变迁,诗人通过描绘与友人一起享受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场景,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的田园景象,充满了自然的气息和生活的乐趣。诗人在细雨过后,带着朋友漫步于乡间小路,感受着微晴的日子,心中满是惬意。前两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轻松自在的氛围中,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接着,诗人提到细雨带来的声音与桥下涧水的流动,展现出自然的美感与动感。最后几句则转向农事劳动,剪菜和采笋的细节,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投入。整首诗通过自然与劳动的结合,表现出一种和谐的乡村生活,突显了清代文人对田园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脚今晨歇:描绘清晨细雨停歇的场景,暗示天气转好。
  2. 翩然挈伴行:轻快地与朋友同行,体现轻松自在的心情。
  3. 径须谋薄醉:借着微晴的机会,想要稍稍喝点酒,表现出对生活的享受。
  4. 不可负微晴:不想辜负这难得的好天气,体现对时光的珍惜。
  5. 老屐缘村响:走在村道上,旧木屐发出声音,增强生活的真实感。
  6. 危桥趁涧成:小桥横跨在流淌的溪水上,增添了自然的动感。
  7. 剪蔬兼斸笋:描绘农事活动,体现田园生活的朴实。
  8. 坚坐看经营:安稳地坐着,观察田园的耕作,表现出一种心境的平和。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拟人手法,比如“雨脚今晨歇”让雨似乎有了生命;对仗工整,使得整首诗在韵律上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珍视自然与朋友间的情谊,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归隐田园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生命的滋润与自然的变化。
  2. 木屐:代表乡村生活的朴素。
  3. :象征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4. 蔬菜与竹笋:体现了农事的丰收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薄醉”指的是什么?
    A. 深醉
    B. 微醉
    C. 醉酒

  2. 诗人用什么方式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A. 描写农事
    B. 描写城市
    C. 描写战争

  3. 诗中的“危桥”象征着什么?
    A. 不安定的生活
    B. 乡村的美丽
    C. 友谊的坚固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维《山居秋暝》
  2. 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人文的和谐,展现出诗人对山水田园的理想追求。两者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描绘,但风格各有差异,王维更侧重于山水的壮美,而陈维崧则更关注劳动与生活的细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词选》
  2. 《陈维崧诗文集》
  3. 《古代诗词鉴赏》
  4. 《田园诗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