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其三 咏窝丝糖和其》
时间: 2025-01-26 05:19: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摸鱼儿 其三 咏窝丝糖和其
作者:尤侗 〔明代〕
问谁家吹箫深处,锦丝袅就连理。
十分崖蜜三分脆,更胜枣儿堪嗜。
长安市。喜今夕同探官茧灯檠底。
君须尝此。是元日膏饧,都城风俗,卖取胶牙齿。
还停箸,忽忆西京杂记。
娙娥别样新制。
白头宫监传遗样,曾识开元妃子。
形虽似。空夜雨昭阳不见红尘荔。
关卿何事。但肠断东风,灞桥杨柳,愁看游丝细。
白话文翻译
问是谁家在幽深的地方吹箫,
那如锦的丝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十成的崖蜜与三成的脆蜜相比,更胜过枣子可口。
在长安城里,今晚我们在灯下共赏官茧。
你一定要尝尝这个。这是元旦的膏饧,
都城的风俗,总是卖给人们胶牙齿。
我放下筷子,突然想起西京的杂记,
娙娥的糖果别具新意。
白头宫监传下来的样品,我曾见过开元妃子的。
虽说形状相似,但在空旷的夜雨中,
昭阳城里却看不见红尘的荔枝。
关卿你为何如此?
只有东风让人心痛,灞桥的杨柳,让人愁看那细细的游丝。
注释
- 白头宫监:指开元年间的宫监,传说中是一个负责宫廷事务的人。
- 娙娥: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美味糖果,常与节日相关。
- 膏饧:一种甜食,常在节日中食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尤侗,明代诗人,生于明正德年间,工诗词,擅长描写生活中的细腻情感,语言优美,意象丰富。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旦之际,反映了当时长安的节日风俗与文化习惯,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及对传统美食的赞美。
诗歌鉴赏
尤侗的《摸鱼儿 其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长安的节日氛围和美食文化。整首诗用问句开头,勾勒出一种悠远的音乐场景,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细致观察。诗中提及的“崖蜜”和“脆蜜”,不仅仅是对美食的赞美,更是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诗人在描写美食的同时,也带出了对往事的回忆,表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白头宫监传遗样,曾识开元妃子”,这一句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感,仿佛在说即使美好,但终究是过往,令人感到时光的流逝。最后两句更是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东风与杨柳的描写,象征着离别与思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深化了诗中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问谁家吹箫深处:引入场景,制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 锦丝袅就连理:用“锦丝”比喻美好的情感,暗示人们之间的情谊。
- 十分崖蜜三分脆:通过对比突显美食的美味。
- 长安市:指长安,古代的繁华之地,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 君须尝此:邀请对方共享美好,表达情谊。
- 是元日膏饧:强调节日的特色,表现出热闹的氛围。
- 还停箸,忽忆西京杂记:通过回忆引发的情感,展现内心的复杂感受。
- 肠断东风,灞桥杨柳:运用自然意象,表达对离别的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锦丝”比喻情感之美。
- 对仗:如“十分崖蜜三分脆”,增强韵律感。
- 拟人:东风与杨柳似乎也在表达情感,使自然与人心相连。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元旦的美食与节日情感,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充满了对人情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吹箫:象征着悠扬的音乐与宁静的氛围。
- 锦丝:象征着美好的情感与生活。
- 崖蜜、枣儿:象征着美食与生活的滋味。
- 东风、杨柳:象征着离别与思念的愁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白头宫监”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官员?
- A. 汉代
- B. 唐代
- C. 明代
- D. 宋代
-
诗人所描述的节日是什么?
- A. 端午节
- B. 元旦
- C. 中秋节
- D. 冬至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尤侗与李白在诗歌中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但尤侗更多地通过细腻的日常生活来展现情感,而李白则常通过豪放的自然景象来抒发情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节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