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众流合已尽,大海受其东。
万里峨眉雪,桃花晚涨通。
寺钟摇佛籁,帆影乱江风。
芳草齐梁恨,青青北固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江河汇流后奔向大海的壮观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归宿。远处的峨眉山上积雪皑皑,桃花盛开正值晚春。寺院的钟声回荡在佛教的静谧中,帆船的影子在江水的风浪中摇曳不定。芳草生长的地方让人产生对梁朝的怀念,而北固山的青翠则象征着对往昔的追思。
注释:
- 众流合已尽:众多河流汇集已经尽头,指河流流向大海的过程。
- 万里峨眉雪:描述峨眉山的雪景,表示远方的美丽。
- 桃花晚涨通:桃花在晚春时节盛开,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寺钟摇佛籁:寺庙的钟声摇曳,产生佛教的和谐音韵。
- 芳草齐梁恨:芳草生长的地方引发对梁朝的怀念。
- 青青北固中:北固山的青翠代表着历史和过去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锴,清代诗人,生于一个文人家庭,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作通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历史的思考。李锴在诗歌中常常融入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金山寺》创作于清代,正是社会变革与文化复兴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结合,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金山寺》是一首融合自然与人文情怀的诗歌。诗中通过描绘江河、大海、雪山、桃花等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受和对历史的追思。开篇“众流合已尽,大海受其东”,展现了江河流向大海的壮观场景,象征着无尽的时间和生命的归宿。接着“万里峨眉雪,桃花晚涨通”,通过对峨眉山雪景和桃花盛开的描绘,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暗示着春天的新生和希望。
在诗的中间部分,“寺钟摇佛籁,帆影乱江风”,通过寺庙的钟声和帆船的影子,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交融。这一段不仅描绘了宁静的寺院氛围,同时也反映出生活的变化与不确定性。
最后“芳草齐梁恨,青青北固中”,则通过对往事的追忆,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与感慨。整首诗在自然与历史中游走,情感真挚而深厚,给予人以思考与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众流合已尽,大海受其东:描绘了河流汇聚的壮观,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归宿。
- 万里峨眉雪,桃花晚涨通:描绘了远方的峨眉山和桃花,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春天的希望。
- 寺钟摇佛籁,帆影乱江风:通过寺庙钟声的描绘,表现出宁静与生活的动感。
- 芳草齐梁恨,青青北固中: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情感的交织。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众流合已尽”比喻生命的归宿。
- 对仗:如“万里峨眉雪,桃花晚涨通”,形成对称美感。
- 拟人:如“寺钟摇佛籁”,赋予钟声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和历史回忆的交融,表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历史的怀念,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沉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江河与大海: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归宿。
- 峨眉雪:象征着高洁与美丽。
- 桃花: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春天的希望。
- 寺庙钟声:体现出宁静与内心的平和。
- 芳草与北固山:象征着对历史的追思与情感的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山是哪座山? A. 泰山
B. 峨眉山
C. 黄山 -
“众流合已尽”中的“流”指的是什么? A. 风
B. 河流
C. 光 -
诗中提到的“芳草齐梁恨”中的“梁”指的是哪个朝代? A. 唐朝
B. 宋朝
C. 梁朝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李锴的《金山寺》更注重对历史的反思,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两首诗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达的情感和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李锴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