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塞子(中秋无月)》
时间: 2025-01-10 23:08: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沙塞子(中秋无月)
作者: 周紫芝
秋云微淡月微羞。
云黯黭月彩难留。
只应是嫦娥心里,
也似人愁。
几时回步玉移钩。
人共月同上南楼。
却重听画阑西角,
月下轻讴。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云彩微薄而淡,月光也显得微微羞涩。
云层低沉,月色难以保持。
这恐怕是嫦娥内心的忧愁,
就像人间的愁苦一样。
什么时候才能再次看到那轮明月?
人们与明月一同在南楼上。
却又在画阑的西角,
听着那月下轻声的歌唱。
注释:
字词注释:
- 沙塞子:一种曲调,通常用来配合歌词演唱。
- 嫦娥:月宫中的仙女,传说她因偷吃仙药而飞升月宫,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 玉移钩:指月亮的变化,"玉"指月亮,"钩"指弯月。
- 西角:指西侧的角落,通常用来指代特定的地点。
典故解析:
- 嫦娥奔月:源于古代中国的神话传说,嫦娥因偷吃长生不老药而飞升至月宫,成为月亮的女神,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紫芝,宋代诗人,字子美,号紫芝,擅长诗词,作品多涉及人生哲理和自然景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沙塞子(中秋无月)》创作于中秋时节,月缺之际,正是人们思念亲友、感受孤独的时刻。诗人通过描绘无月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人世间忧愁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无月”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对中秋时节的独特感受。词中“秋云微淡月微羞”一句,描绘了秋天的云彩和月亮,二者相互辉映却又显得微弱,这种微弱正是诗人情感的开始。接着,诗人提到“云黯黭月彩难留”,暗示月亮的短暂与无常,传达出一种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无奈与惋惜。
“只应是嫦娥心里,也似人愁”,将嫦娥的孤独与人间的愁苦相互呼应,形成了人间与天上情感的共鸣。词的最后两句“人共月同上南楼,却重听画阑西角,月下轻讴”,不仅描绘了人们在月下聚会的场景,也表达了对过去欢乐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词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蕴含了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云微淡月微羞:描绘秋天的云彩和月亮,云淡而微,月色羞涩,互相渗透,展现出一种柔和的氛围。
- 云黯黭月彩难留:云层低沉,月色难以保持,暗示着美好瞬间的短暂与无常。
- 只应是嫦娥心里,也似人愁:以嫦娥的孤独感比拟人间的忧愁,表现了共通的情感。
- 几时回步玉移钩:表达对月亮变化的期待,渴望再次团圆。
- 人共月同上南楼:描绘人们在一起享受明月的场景,体现了人间的温情。
- 却重听画阑西角,月下轻讴:在月光下,听着轻柔的歌声,渗透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嫦娥的心情比作人间的愁苦,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如“秋云微淡,月微羞”,形成了整齐的音韵,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中秋无月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人世间孤独与愁苦的深刻思考,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象征着团圆与思念。
- 云:象征着变化与无常。
- 嫦娥:象征着孤独与渴望。
这些意象在诗中相互交织,形成了独特的情感氛围,通过自然景观映射出人类的情感经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嫦娥”象征什么?
A. 美好
B. 孤独与思念
C. 快乐 -
诗中“云黯黭月彩难留”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无奈与惋惜
B. 快乐与幸福
C. 安宁与祥和 -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个节日?
A. 端午节
B. 中秋节
C. 春节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现了对月亮的思念与孤独,情感更加直接。
- 苏轼《水调歌头》:在表达团圆的同时,也渗透了对月亮的深情,情感更加丰厚。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