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后春池漫石矶,樱桃梅子两争肥。东风试暖诸生假,间就沧浪浣旧衣。
白话文翻译:
雨后的春池水漫过了石矶,樱桃和梅子都在争相生长得更加肥美。东风渐渐带来暖意,学子们趁着假期,偶尔来到沧浪边洗涤旧衣。
注释:
- 漫石矶:水漫过石矶,形容雨水充沛。
- 樱桃梅子两争肥:樱桃和梅子都在争相生长,形容春天果实丰硕。
- 东风试暖:东风开始带来暖意,预示春天来临。
- 诸生假:学子们的假期。
- 间就沧浪浣旧衣:偶尔来到沧浪边洗涤旧衣,沧浪指水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周(1427-1509),明代著名文人、画家,字希哲,号石田,晚号白石翁。他的诗文书画皆有很高成就,尤以山水画著称。沈周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此诗亦体现了其一贯的诗风。
创作背景: 此诗是沈周与友人吴匏庵在姚氏园池游玩后的应和之作。诗中描绘了雨后春池的景象,以及学子们在东风渐暖的春日里休闲的情景,表达了对春天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日雨后的景象,通过“雨后春池漫石矶”和“樱桃梅子两争肥”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东风试暖,诸生放假,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对学子们休闲时光的羡慕。最后一句“间就沧浪浣旧衣”则透露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人似乎在暗示,在这样的春日里,不妨放下书本,享受自然,洗涤心灵。整首诗情感平和,意境清新,展现了沈周诗歌中常见的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主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后春池漫石矶”:描绘了雨后春池水位上升,漫过了石矶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雨水充沛。
- “樱桃梅子两争肥”:通过樱桃和梅子的争相生长,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 “东风试暖诸生假”:东风带来暖意,预示春天正式到来,同时提到学子们的假期,暗示这是一个休闲的时节。
- “间就沧浪浣旧衣”:偶尔来到水边洗涤旧衣,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拟人:“樱桃梅子两争肥”中的“争肥”赋予了樱桃和梅子以人的行为特征,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
- 借景抒情:通过描绘春日雨后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春天和自然的热爱。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主题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池: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樱桃梅子:代表着春天的果实,象征着丰收和生命的成长。
- 东风:春天的信使,带来温暖和新生。
- 沧浪:水边的意象,代表着清新和洗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樱桃梅子两争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B
-
“间就沧浪浣旧衣”中的“沧浪”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水边 C. 一种动物 答案:B
-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C. 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更多地融入了对时局的感慨。
- 王维《鸟鸣涧》:以静谧的笔触描绘了山间的春景,与沈周的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沈周此诗相比,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而沈周的诗则更侧重于自然美景的欣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沈周诗集》:收录了沈周的诗歌作品,是研究其诗歌风格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知识,有助于深入理解沈周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