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庭院沉沉白日斜 夏言 〔明代〕 庭院沉沉白日斜,绿阴满地又飞花。瞢腾春梦绕天涯。帘幕受风低乳燕,池塘过雨急鸣蛙。酒醒明月照窗纱。
白话文翻译:
庭院里,夕阳斜照,显得格外宁静,绿荫铺满了地面,花瓣随风飘落。我仿佛在春天的梦境中游走,思绪飘向遥远的天边。帘幕被风吹动,小燕子低飞,池塘里经过一场雨,青蛙急促地鸣叫。酒醒后,明亮的月光透过窗纱照进来。
注释:
- 庭院沉沉:庭院显得非常宁静。
- 白日斜:太阳斜照。
- 绿阴满地:绿色的树荫覆盖了地面。
- 飞花:花瓣随风飘落。
- 瞢腾春梦:形容思绪如同春天的梦境般飘忽不定。
- 绕天涯:思绪飘向遥远的天边。
- 帘幕受风:帘幕被风吹动。
- 低乳燕:小燕子低飞。
- 池塘过雨:池塘里经过一场雨。
- 急鸣蛙:青蛙急促地鸣叫。
- 酒醒:酒醒后。
- 明月照窗纱:明亮的月光透过窗纱照进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言(1482-1548),字公谨,号梅峰,明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词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生活哲理,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意象和修辞手法。这首《浣溪沙》创作于明代,反映了作者在庭院中感受到的自然美景和内心的宁静与思索。
创作背景: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庭院中感受到的自然美景和内心的宁静与思索。通过庭院、白日、绿阴、飞花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以庭院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和内心的感受。首句“庭院沉沉白日斜”,以“沉沉”形容庭院的宁静,而“白日斜”则暗示时间的流逝。次句“绿阴满地又飞花”,绿阴和飞花共同构成了春日的景象,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第三句“瞢腾春梦绕天涯”,以“春梦”比喻思绪的飘忽,而“绕天涯”则表达了思绪的遥远。后三句通过帘幕、乳燕、池塘、鸣蛙、明月等意象,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在自然中的宁静与思索。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庭院沉沉白日斜”:庭院显得非常宁静,太阳斜照,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闲的氛围。
- “绿阴满地又飞花”:绿色的树荫覆盖了地面,花瓣随风飘落,描绘了春日的生机与美丽。
- “瞢腾春梦绕天涯”:思绪如同春天的梦境般飘忽不定,飘向遥远的天边,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思索与遐想。
- “帘幕受风低乳燕”:帘幕被风吹动,小燕子低飞,增添了动态的美感。
- “池塘过雨急鸣蛙”:池塘里经过一场雨,青蛙急促地鸣叫,展现了自然的活力。
- “酒醒明月照窗纱”:酒醒后,明亮的月光透过窗纱照进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幽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瞢腾春梦绕天涯”中,“春梦”比喻思绪的飘忽。
- 拟人:“帘幕受风低乳燕”中,“受风”赋予帘幕以人的动作。
- 对仗:“绿阴满地又飞花”中,“绿阴”与“飞花”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描绘庭院中的自然景色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歌中的宁静与思索,反映了作者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庭院:宁静的背景,营造出悠闲的氛围。
- 白日:时间的流逝,暗示生活的变迁。
- 绿阴:春日的生机,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 飞花:自然的美丽,增添了动态的美感。
- 春梦:思绪的飘忽,表达了内心的思索与遐想。
- 帘幕:动态的美感,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 乳燕:自然的活力,展现了生命的活力。
- 池塘:自然的场景,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 鸣蛙:自然的活力,展现了生命的活力。
- 明月:宁静的氛围,营造出清幽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词的作者是: A. 夏言 B. 李白 C. 杜甫 D. 苏轼
-
“庭院沉沉白日斜”中的“沉沉”形容的是: A. 庭院 B. 白日 C. 绿阴 D. 飞花
-
“瞢腾春梦绕天涯”中的“春梦”比喻的是: A. 思绪的飘忽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的美丽 D. 生活的气息
-
“酒醒明月照窗纱”中的“明月”营造的是: A. 宁静的氛围 B. 动态的美感 C. 自然的活力 D. 生活的气息
答案:
- A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同样以庭院为背景,描绘了自然景色和内心的感受。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以溪亭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对比:
- 夏言的《浣溪沙》与苏轼的《浣溪沙》:两者都以庭院为背景,但夏言的作品更注重内心的感受和思索,而苏轼的作品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收录了夏言等明代诗人的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明代诗词的风格和特点。
- 《夏言诗词研究》:对夏言的诗词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创作背景、风格特征和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