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忠正公祠墓图为其裔孙题 其二》

时间: 2025-01-11 08:03:07

南渡艰难日,仓皇诏督师。

二陵半榛莽,四镇各旌麾。

慷慨复仇议,悽凉绝命词。

龙髯攀未逮,自恨一年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渡艰难日,仓皇诏督师。二陵半榛莽,四镇各旌麾。慷慨复仇议,悽凉绝命词。龙髯攀未逮,自恨一年迟。

白话文翻译: 在南渡的艰难日子里,仓促之间被诏令督师。二陵之地半被荒草覆盖,四方镇守各自竖起旗帜。慷慨激昂地讨论复仇大计,凄凉地留下绝命之词。想要攀附龙髯却未能成功,自恨晚了一年。

注释:

  • 南渡:指南宋朝廷南迁至临安(今杭州)。
  • 仓皇:匆忙,急迫。
  • 诏督师:皇帝下诏令其督师。
  • 二陵:指宋高宗和宋孝宗的陵墓。
  • 榛莽:杂草丛生。
  • 四镇:指四方镇守的军事重镇。
  • 旌麾:军旗。
  • 慷慨复仇议:激昂地讨论复仇的计划。
  • 悽凉绝命词:临终前凄凉的遗言。
  • 龙髯攀未逮:比喻未能追随皇帝。
  • 自恨一年迟:自责未能及时行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樾(1821-1907),清代学者、文学家,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其诗文多抒发个人情感,亦有反映时事之作。此诗为其裔孙题史忠正公祠墓图而作,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与哀思。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诗人通过描绘南宋时期的艰难局势和英雄人物的悲壮事迹,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南宋时期艰难日子的描绘,展现了英雄人物在国家危难之际的慷慨与悲壮。诗中“南渡艰难日”一句,即点明了时代的背景,而“仓皇诏督师”则进一步描绘了英雄人物在仓促之间被赋予重任的情景。后文通过对二陵荒芜、四镇各自为战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时代的艰难感。最后两句“龙髯攀未逮,自恨一年迟”,则抒发了英雄人物未能及时挽救国家的遗憾与自责,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英雄人物的悲壮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渡艰难日”:指出南宋朝廷南迁的艰难时期。
  2. “仓皇诏督师”:描绘英雄人物在仓促之间被诏令督师的情景。
  3. “二陵半榛莽”:通过二陵荒芜的景象,暗示国家的衰败。
  4. “四镇各旌麾”:描述四方镇守各自为战的局面。
  5. “慷慨复仇议”:表现英雄人物激昂地讨论复仇的计划。
  6. “悽凉绝命词”:抒发英雄人物临终前的凄凉遗言。
  7. “龙髯攀未逮”:比喻未能追随皇帝,未能挽救国家。
  8. “自恨一年迟”:表达英雄人物的自责与遗憾。

修辞手法:

  • 比喻:“龙髯攀未逮”比喻未能追随皇帝。
  • 对仗:“二陵半榛莽,四镇各旌麾”形成对仗,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南宋时期的艰难局势和英雄人物的悲壮事迹,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英雄人物在国家危难之际的慷慨与悲壮。

意象分析:

  • 南渡:象征南宋朝廷的南迁。
  • 仓皇:象征紧迫和急迫。
  • 二陵榛莽:象征国家的衰败。
  • 四镇旌麾:象征四方镇守各自为战的局面。
  • 龙髯攀未逮:象征未能追随皇帝,未能挽救国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南渡艰难日”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A. 南宋朝廷南迁 B. 北宋灭亡 C. 明朝灭亡 D. 清朝建立 答案:A

  2. “仓皇诏督师”中的“仓皇”是什么意思? A. 从容 B. 匆忙 C. 镇定 D. 悠闲 答案:B

  3. “二陵半榛莽”中的“榛莽”指的是什么? A. 茂密的树林 B. 荒草丛生 C. 繁华的都市 D. 平静的乡村 答案:B

  4. “龙髯攀未逮”中的“龙髯”比喻什么? A. 皇帝 B. 英雄 C. 忠诚 D. 智慧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文天祥《过零丁洋》: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抒发对国家衰败的忧虑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文天祥《过零丁洋》与俞樾此诗: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感慨,但文天祥的诗更多地表现了个人的悲壮与不屈。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与俞樾此诗:两者都抒发了对国家衰败的忧虑,但陆游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未来的希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多首南宋时期的诗作,有助于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诗人的创作情感。
  • 《俞樾诗集》:收录了俞樾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