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次女绣孙》
时间: 2024-09-19 21:37: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缕曲·次女绣孙
次女绣孙,倚此咏落花,词意凄惋。有云叹年华,我亦愁中老,余谓少年人不宜作此,因广其意,亦成一阕。
花信匆匆度。算春来瞢腾一醉,绿阴如许!万紫千红飘零尽,凭仗东风送去。更不问埋香何处?却笑痴儿真痴绝,感年华写出伤心句春去也,那能驻?
浮生大抵无非寓。慢流连鸣鸠乳燕,落花飞絮。毕竟韶华何尝老,休道春归太遽。看岁岁朱颜犹故。我亦浮生蹉跎甚,坐花阴未觉斜阳暮。凭彩笔,绾春住。
白话文翻译
我的次女绣孙,倚着这首诗咏叹落花,词意凄凉婉转。她有句诗说“叹年华,我亦愁中老”,我认为年轻人不应该写这样的诗,因此我扩展了她的意境,也写了一首。
花信匆匆地过去了。算起来春天来时我迷迷糊糊地醉了一场,绿荫如此茂盛!万紫千红的花朵都飘零尽了,只能依靠东风送走。更不去问埋香的地方在哪里?却笑那些痴儿真是痴得绝顶,感慨年华写出了伤心的句子,春天去了,怎么能停留?
浮生大概无非是寓言。慢慢地流连于鸣鸠和乳燕之间,看着落花和飞絮。毕竟青春何尝老去,不要说春天归去得太快。看每年朱颜依旧。我也觉得浮生蹉跎得很,坐在花荫下未觉斜阳已暮。凭借彩笔,留住春天。
注释
- 花信:指花期。
- 瞢腾:形容迷糊、朦胧的状态。
- 绿阴:指茂密的树叶。
- 凭仗东风送去:依靠东风将花瓣吹走。
- 埋香:指埋葬花瓣。
- 痴儿:指痴情的人。
- 浮生:指人生。
- 寓:寓言,比喻。
- 鸣鸠乳燕:指鸟儿和燕子。
- 韶华:指青春年华。
- 朱颜:指青春的容颜。
- 蹉跎:指时间白白过去,没有成就。
- 绾春住:留住春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他的诗词多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俞樾为了回应次女绣孙的落花诗而作。绣孙的诗意凄婉,感慨年华易逝,俞樾认为年轻人不宜过于悲观,因此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对青春的珍惜和对生命的积极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落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易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诗中“花信匆匆度”和“万紫千红飘零尽”描绘了春天的短暂和花朵的凋零,象征着青春的流逝。然而,诗人并不悲观,他认为“毕竟韶华何尝老”,强调青春不老,生命不息。诗中的“我亦浮生蹉跎甚”反映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的反思,但他仍然希望通过“凭彩笔,绾春住”来留住美好时光,展现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美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花信匆匆度:花期匆匆过去,比喻青春短暂。
- 算春来瞢腾一醉:春天来时,我迷迷糊糊地醉了一场。
- 绿阴如许:绿荫如此茂盛。
- 万紫千红飘零尽:万紫千红的花朵都飘零尽了。
- 凭仗东风送去:依靠东风将花瓣吹走。
- 更不问埋香何处:更不去问埋葬花瓣的地方在哪里。
- 却笑痴儿真痴绝:却笑那些痴情的人真是痴得绝顶。
- 感年华写出伤心句:感慨年华写出了伤心的句子。
- 春去也,那能驻:春天去了,怎么能停留。
- 浮生大抵无非寓:浮生大概无非是寓言。
- 慢流连鸣鸠乳燕:慢慢地流连于鸣鸠和乳燕之间。
- 落花飞絮:看着落花和飞絮。
- 毕竟韶华何尝老:毕竟青春何尝老去。
- 休道春归太遽:不要说春天归去得太快。
- 看岁岁朱颜犹故:看每年朱颜依旧。
- 我亦浮生蹉跎甚:我也觉得浮生蹉跎得很。
- 坐花阴未觉斜阳暮:坐在花荫下未觉斜阳已暮。
- 凭彩笔,绾春住:凭借彩笔,留住春天。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信匆匆度”比喻青春短暂。
- 拟人:如“凭仗东风送去”将东风拟人化。
- 对仗:如“万紫千红飘零尽”与“凭仗东风送去”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青春易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落花的描写,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无奈,但他并不悲观,而是强调青春不老,生命不息,展现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信:花期,比喻青春。
- 绿阴:茂密的树叶,象征生机。
- 万紫千红:形容花朵的美丽。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时间的流逝。
- 落花飞絮:落花和飞絮,象征青春的流逝。
- 朱颜:青春的容颜,象征青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花信匆匆度”比喻什么? A. 青春短暂 B. 花期短暂 C. 时间流逝 D. 春天来临
-
诗中“凭仗东风送去”中的“东风”象征什么? A. 春天的风 B. 时间的流逝 C. 生命的力量 D. 自然的循环
-
诗中“毕竟韶华何尝老”表达了什么意思? A. 青春不会老去 B. 青春易逝 C. 青春是永恒的 D. 青春是短暂的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表达了对春天和生命的感慨。
- 李清照《如梦令》:表达了对青春和爱情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俞樾的《金缕曲·次女绣孙》都表达了对春天和生命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加沉郁,而俞樾的诗则更加积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俞樾诗集》
- 《清代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