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王孙•春暮和李易安同阮亭 其二》
时间: 2025-01-26 03:11: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银箭声悄。金屏思恼。香梦和云,流莺弄晓。一树树海棠红。不禁风。风狂雨骤伤心处。花落去。秾艳空辜负。登楼一望天际,目尽南云。镇思君。
白话文翻译
轻柔的银箭声在耳边悄然响起,金色屏风映照着心中的烦恼。香甜的梦与云彩交织,黄莺在清晨轻声歌唱。一树树海棠花盛开,然而风不禁其狂,骤雨打落了我的心绪。花瓣纷纷飘落,满树的鲜艳白白辜负了时光。登上楼台,远望天边,尽览南方的云彩,只能静静思念你。
注释
- 银箭声:指的是春天微风拂过时草木轻声摇动的声音,形象化地表现出春日的温柔和静谧。
- 金屏:指金色的屏风,象征着华美的装饰,也隐喻着内心的忧愁被包裹在华丽的外表之下。
- 香梦和云:香梦指美好的梦境,和云则是梦境中的朦胧与虚幻。
- 流莺:指黄莺,形象生动地描写春天的景象。
- 秾艳:指花朵的艳丽与繁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彭孙遹(1606-1670),字子美,号静斋,清代诗人。他生于明末,经历了清初的动荡,诗歌多反映出对国家局势的思考与个人的情感体验,风格清新雅致,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天,正值花开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美丽景象,表达自己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和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怨王孙•春暮和李易安同阮亭 其二》是一首情感细腻、意境深邃的古诗。整首诗以春天的自然景色作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春末时节的海棠花和细雨纷飞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伤感的氛围。诗中运用大量的意象,如“银箭声”、“金屏”、“流莺”,不仅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的开头“银箭声悄,金屏思恼”便以感官的细腻描写引人入胜,仿佛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那微弱的声音和内心的烦恼。接着,“香梦和云,流莺弄晓”一联更是将梦境与现实交织,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珍惜。随着诗句的推进,情感逐渐升温,尤其是“风狂雨骤伤心处”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被突如其来的风雨打断了内心的宁静,情感的波动越发明显。
最后几句“登楼一望天际,目尽南云。镇思君。”则表现出深切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遥望南方的云彩,表达了对远方情人的无尽思念。这种情感的抒发不仅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渴望,同时也反映了那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失落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银箭声悄:描绘春天轻柔的风声,暗示着内心的宁静。
- 金屏思恼:金色屏风映照出内心的烦恼,形成强烈的对比。
- 香梦和云:梦境与云彩相交融,表现出梦的虚幻与美好。
- 流莺弄晓:黄莺清晨的歌唱,生动地描绘春的气息。
- 一树树海棠红:海棠花盛开,象征着春天的繁华与美丽。
- 不禁风:风的狂烈,暗示内心情绪的波动。
- 风狂雨骤伤心处:突如其来的风雨象征着心理的波动与失落。
- 花落去:花瓣的纷飞,寓意美好时光的流逝。
- 秾艳空辜负:对春花的遗憾,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失落。
- 登楼一望天际:登楼远望,象征着思念的延续。
- 目尽南云:极目南方,寄托了对远方情人的思念。
- 镇思君:最后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银箭声”形象地描绘了春风的轻柔。
- 拟人:如“流莺弄晓”,赋予黄莺以灵性。
- 对仗:如“风狂雨骤”,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以春天的美丽景象为背景,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远方情人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而细腻,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也有对失去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银箭声:象征春风,表现轻柔与温暖。
- 金屏:代表华美的外表,隐喻内心烦恼。
- 海棠红: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繁华。
- 流莺: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南云:暗示遥远的思念与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流莺”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鸟
- C) 一种乐器
- D) 一种饮料
-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对远方情人的思念?
- A) 银箭声
- B) 海棠花
- C) 南云
- D) 风雨
-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春天的赞美
- B) 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 C) 对自然的观察
- D) 对爱情的幻想
答案
- B) 一种鸟
- C) 南云
- B) 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彭孙遹《怨王孙》 vs 李清照《如梦令》
- 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彭孙遹更侧重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爱情的感伤。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