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大宁司理贽俞帅》
时间: 2025-04-28 19:54: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入手青衫愧壮颜,悠悠底事白云间。
有心文字几千卷,适意茅茨三两间。
可奈红尘飞白羽,不容黄叟卧青山。
欲从宁水成仙骨,趁得先生未出关。
白话文翻译:
我身穿青衫,心中感到愧疚,面对着壮丽的容颜,心中不禁思索,究竟在这白云之间有什么事情呢?我有志于写下几千卷的文字,却只想在简陋的茅屋中安静地生活。可惜在红尘世俗中,有些人如同飞舞的白羽,无法让我安静地躺卧在青山之中。我渴望从宁水之中获得仙人的气骨,趁着老师尚未出关之际,去追求我的理想。
注释:
- 青衫:常指文人墨客,象征清白之志。
- 壮颜:指壮丽的容颜,可能指自然景色或人。
- 悠悠:形容思考的状态,悠然自得。
- 白云间:意指高远的境界或悠闲的生活。
- 有心文字:表达了诗人写作的决心。
- 茅茨:指茅草屋,象征简朴的生活。
- 红尘:指世俗世界,常有纷扰。
- 白羽:象征轻飘无定的事物。
- 黄叟:指年长者,可能是对隐士或智者的称呼。
- 宁水:宁水是地名,象征人心向往的安宁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阳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强调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士人对个人理想和社会责任的思考时期,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与追求。
诗歌鉴赏:
本诗以清新自然的意境和强烈的个人情感为特色,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首句“入手青衫愧壮颜”开篇即是自我反思,诗人身穿青衫,象征着文人的清高,但内心却因壮丽的景色而感到愧疚,透露出一种对现实的不满与渴望。接着,诗人提到自己的文字理想与实际生活的差距,尽管有心写作,但却只能在简陋的茅屋中安静地生活,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
随后,诗人以“可奈红尘飞白羽”来形容红尘的纷扰,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逃避的愿望。最后,诗人愿意追随宁水,向往成仙的境界,体现了其对超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情思悠长,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入手青衫愧壮颜:身穿青衫的文人,对壮丽自然的感慨与愧疚。
- 悠悠底事白云间:思考在高远白云之间的究竟是何事。
- 有心文字几千卷:表达写作的志向与理想。
- 适意茅茨三两间:却只想在简陋的环境中安静生活。
- 可奈红尘飞白羽:对红尘纷扰的无奈与逃避。
- 不容黄叟卧青山:渴望安静而高远的生活,无法在世俗中安卧。
- 欲从宁水成仙骨:渴望追求理想与超然的境界。
- 趁得先生未出关:趁着老师尚未出关之际,追求理想的机会。
-
修辞手法:
- 诗中运用了对比(如理想与现实)、象征(青衫、白羽等)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个人情感。
意象分析:
- 青衫:象征清高的文人。
- 白云:代表高远的理想与自由。
- 茅茨:象征朴素的生活。
- 红尘:指世俗的纷扰与困扰。
- 宁水:象征理想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青衫”象征什么?
- A) 权力
- B) 清高的文人
- C) 财富
-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对红尘厌倦的情感?
- A) 有心文字几千卷
- B) 可奈红尘飞白羽
- C) 入手青衫愧壮颜
-
“宁水”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与安宁
- C) 财富与权力
答案:
- B) 清高的文人
- B) 可奈红尘飞白羽
- B) 理想与安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与阳枋的《赴大宁司理贽俞帅》,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理想的追求,但李白更直接地表现了豪放与饮酒的洒脱,而阳枋则更多地反映出文人的内心挣扎与对自然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