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自题小影》
时间: 2025-01-27 03:54: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百字令 自题小影
作者: 张夏 〔明代〕
天容吾老,谢春风妆点,舞雩沂水。
剩有门前烟景胜,混迹渔樵堪喜。
失学从儿,愁贫任妇,聊诵村夫子。
时名何有,赋成覆酱瓿耳。
空自跳荡词场,浮沉墨榜,复雄谈弧矢。
一剑曾邀知己顾,难负文山柴市。
逃入东林,别联白社,就此终身矣。
相呼道学,他年瞒尽青史。
白话文翻译:
天色渐老,感谢春风的装点,沂水上舞动着祭祀的乐曲。
门前的烟景依旧美丽,混迹于渔夫和樵夫中让我感到欢喜。
失去学业从儿时开始,愁苦贫穷任由妻子承受,偶尔吟诵村里的书生。
这一生的名声又有什么呢?不过是赋诗成了酱瓶的盖子。
我空自在词场中跳荡,浮沉在墨榜上,时常谈论弓箭的技巧。
曾经一剑邀约知己,难以辜负文山和柴市的情谊。
逃入东林,离开白社,就此过完余生。
彼此呼唤道学,将来隐瞒在青史之中。
注释:
- 天容吾老:天色渐老,暗指时光流逝,生命的衰老。
- 谢春风妆点:感谢春风的打扮,象征春天的美丽。
- 舞雩沂水:舞雩指祭祀的仪式,沂水则是自然景观的代称。
- 混迹渔樵:与渔夫和樵夫混在一起,生活简单而快乐。
- 失学从儿:从小失去学习的机会,指本人对知识的渴望与无奈。
- 聊诵村夫子:偶尔吟诵村里的书生,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怀念。
- 赋成覆酱瓿耳:诗作的价值微薄,像酱瓶的盖子一般。
- 浮沉墨榜:在文坛中起伏不定,象征文学创作的艰辛。
- 一剑曾邀知己顾:曾经用剑邀请知己,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 逃入东林:隐退于东林寺,象征对世俗的逃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夏,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表现出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热爱。其诗风清新淡雅,常常蕴含哲理,关注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诗作写于张夏晚年,表现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诗歌鉴赏:
《百字令 自题小影》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中,张夏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映射出生命的流逝与对青春的怀念。诗的开头,天色渐老,春风的妆点,表现出他对岁月的感慨与对生命的思考。接下来,他在渔樵之间寻求快乐,表现出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对世俗繁华的厌倦。
在诗中,张夏还提到“失学从儿”,这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反思,也是对社会教育的不满。他的诗作虽多,却感叹“赋成覆酱瓿耳”,说明他对名声的淡薄与对文学价值的思考。诗的后半部分则表现出对知己的珍视与对友情的回忆,这种情感贯穿全诗,令人感动。
整首诗充满了张夏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友情的热爱,风格清新而又富有哲理,反映了明代文人的情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容吾老:引入主题,表达生命的流逝。
- 谢春风妆点,舞雩沂水:描绘春日美景,暗示生活的美好。
- 剩有门前烟景胜:门前的自然景色更胜往昔,表现对乡村生活的眷恋。
- 混迹渔樵堪喜:与渔樵的简单生活相伴,表现生活的乐趣。
- 失学从儿,愁贫任妇:自我反省,表达对知识与社会地位的失落感。
- 聊诵村夫子:回忆起对乡村文化的尊重与向往。
- 时名何有,赋成覆酱瓿耳:自谦之词,表明对名声的无所谓。
- 空自跳荡词场:在文坛中迷失,表现出对文艺的无奈与渴望。
- 复雄谈弧矢:与人讨论武艺,展示了对生活的热爱。
- 一剑曾邀知己顾:珍视与知己的友谊,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
- 难负文山柴市:不愿辜负与知己的情谊。
- 逃入东林:选择隐退,寻求内心的宁静。
- 别联白社:告别文人社交圈,表明对世俗的厌倦。
- 相呼道学:与友人切磋学问,寻求精神的寄托。
- 他年瞒尽青史:希望未来能在历史中隐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名声比作“酱瓿”,表现其无足轻重。
- 拟人:赋予自然景色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如“舞雩沂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对生活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友谊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展现了一种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对内心追求的执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着生命与希望。
- 渔樵:代表着简单而快乐的乡村生活。
- 东林:隐喻追求内心宁静的归宿。
- 剑:象征着理想与友情的追求。
- 青史:象征着历史与个人名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张夏在诗中提到的生活方式是什么?
A. 书生生活
B. 渔樵生活
C. 商贾生活
D. 官宦生活 -
诗中“赋成覆酱瓿耳”意在表达什么?
A. 诗的价值不被重视
B. 诗的价值很高
C. 生活的富裕
D. 诗的数量很多 -
作者在诗中选择隐退的地方是哪里?
A. 白社
B. 东林
C. 渔村
D. 市集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鹳雀楼》(王之涣)
诗词对比
- 张夏的《百字令》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描绘,但李白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张夏则更侧重于对人生的感慨与哲理的探讨。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十九首解读》
-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