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节回呈王枢》

时间: 2025-05-06 10:28:11

去时炎歊极蒸郁,尘满篮舆困摇兀。

归时大岭雪已飞,易水清漳醒病骨。

三月不亲君子儒,一笑且脱萧何律。

身轻顷刻渡长淮,殊喜眼前无俗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持节回呈王枢
作者: 曹勋 〔宋代〕

去时炎歊极蒸郁,
尘满篮舆困摇兀。
归时大岭雪已飞,
易水清漳醒病骨。
三月不亲君子儒,
一笑且脱萧何律。
身轻顷刻渡长淮,
殊喜眼前无俗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外出时的炎热与归来时的寒冷,表现了他在身心疲惫之际的愉悦与超脱。出发时,酷热的天气让人感到无比压抑,尘土满车,行驶得异常艰难;而归来的时候,雪花已经纷飞,大山的寒风给了他一种清醒的感觉。三月未能见到君子儒者的面容,反而在轻松的笑声中脱去繁琐的礼法。此刻,他轻松地渡过长淮,眼前的景象让他倍感愉悦,远离了世俗的纷扰。

注释

  • 炎歊:炎热的风。
  • 篮舆:古代的一种乘坐工具,类似于轿子。
  • 摇兀:形容摇晃不定的样子。
  • 易水:指易水河,古代著名的河流。
  • :指漳河,清澈的水流。
  • 萧何:指萧何律,古代的礼法。
  • 长淮:指长淮河,古代的一条重要河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字亨之,号澹然,宋代诗人,生于北宋中期,以其精致的诗风和清新的意境著称,常以自然景物和人生态度为题材进行创作。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出行归来的时刻,反映了旅途中的艰辛与归来后的释然,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持节回呈王枢》是一首以旅途为主题的诗作,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开篇的“去时炎歊极蒸郁”,描绘了出行时的酷热,给人一种沉重的压迫感,接着“尘满篮舆困摇兀”,则将这种压抑感加深,仿佛在诉说着旅途的艰辛与无奈。随着后面的转折,“归时大岭雪已飞”,寒冷的雪花映衬出归来的清新与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旅途的疲惫与归来的舒适。

诗中提及的“易水清漳醒病骨”,不仅让人感受到水的清澈与生命的活力,也象征着一种心灵的洗涤与重生。接下来,“三月不亲君子儒,一笑且脱萧何律”,表达了在繁忙的生活中对人际关系的淡泊,似乎在强调内心的自由与洒脱。最后两句“身轻顷刻渡长淮,殊喜眼前无俗物”,则展现了诗人对尘世繁杂的超然态度,透出一丝清新的洒脱与愉悦。

总的来说,这首诗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又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时炎歊极蒸郁:出行时,炎热的风极其蒸蒸,使人感到压抑。
  2. 尘满篮舆困摇兀:尘土满车,行驶得艰难摇晃,形象地描绘了旅途的艰辛。
  3. 归时大岭雪已飞:归来时,大山上已经飘起雪花,表现出时令的变化。
  4. 易水清漳醒病骨:易水和漳河的清凉让疲惫的身体感到清醒和舒畅。
  5. 三月不亲君子儒:三月未能见到君子儒者,表达了对知识分子的思念与期待。
  6. 一笑且脱萧何律:轻松一笑,摆脱繁琐的礼法,表现了心灵的解放。
  7. 身轻顷刻渡长淮:身轻如燕,瞬间渡过长淮,象征着自由与轻松。
  8. 殊喜眼前无俗物:欣喜于眼前无世俗之物,体现了对清净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去时炎歊”与“归时大岭雪”形成强烈的对比,展现旅途的辛苦与归来的舒适。
  • 比喻:将“病骨”与“清漳”相结合,表现出水的清凉与身心的舒适。
  • 排比:诗中多次使用排比手法,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与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展现出一种对繁忙世俗的超然态度。通过旅途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内心的清新与宁静,体现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炎热:象征着生活的压力与疲惫。
  • :象征着清新与生命的重生。
  • :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心灵的洗涤。
  • 君子儒:象征着智慧与人际关系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去时炎歊极蒸郁”的意思是什么?

    • A. 出行时的寒冷
    • B. 出行时的炎热
    • C. 归来时的清新
    • D. 归来时的疲惫
  2. “易水清漳醒病骨”中的“清漳”代表什么?

    • A. 大山
    • B. 清水
    • C. 诗人
    • D. 旅途
  3. 诗人对君子儒的态度是?

    • A. 期望
    • B. 失望
    • C. 忘却
    • D. 排斥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将进酒》与《持节回呈王枢》:两首诗均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但李白的作品更为豪放,而曹勋的作品则更显细腻与沉静。
  • 《春望》与《持节回呈王枢》:都反映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状态,杜甫的作品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兴亡,而曹勋则强调个人的感受与内心的平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的美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