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伯时韵送行七首 其一》

时间: 2025-02-04 17:22:52

公来触热冒炎云,风义凌虚独有君。

但觉一家增喜色,便如满座揖清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公来触热冒炎云,风义凌虚独有君。
但觉一家增喜色,便如满座揖清芬。

白话文翻译:

这位朋友来到这里,面对炽热的阳光和炎热的天气,风义高远,唯有你才显得独特。只要感觉到家中增添的欢喜之色,便像满座的人都在向清香致意一样。

注释:

  • :这里指的是朋友或同行者。
  • 触热:感受到炎热。
  • 冒炎云:面对炎热的云层。
  • 风义:指高尚的情操和理想。
  • 凌虚:高高在上,超越平常。
  • :在诗中指代的正是朋友。
  • 一家:这里指的是诗人心中的家人或亲友。
  • 增喜色:增加了欢喜的表情或气氛。
  • 满座:形容有很多人。
  • 揖清芬:向清香致意,表示对美好事物的尊重和喜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流传,但他的诗作在当时颇具影响力,擅长描写人情世态和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和李伯时韵送行七首 其一》是曹勋为送别朋友所作,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情感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重视与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朋友的到来为引子,描绘出一种充满温情的送别场面。开头两句通过“触热”“冒炎云”展现了炙热的天气,似乎暗指人生的艰辛与挑战。而“风义凌虚独有君”则进一步提升了友人的形象,强调了他在逆境中所展现的高尚品质和超然境界。可以看出,诗人对于友人的敬仰之情深厚。

接下来的两句“但觉一家增喜色,便如满座揖清芬”则营造了欢快和谐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到来的喜悦。这里的“增喜色”不仅代表了家人亲友的欢笑,也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最后的“便如满座揖清芬”则以清香作比,形象地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如同清香般令人愉悦。

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绘与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透露出一种乐观与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曹勋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成功营造出温馨的送别场景,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公来触热冒炎云:朋友来到这里,感受到炎热的天气,展现出一种现实的情境。
  • 风义凌虚独有君:在这种情境中,朋友的高尚情操显得尤为突出,强调了他在这世俗环境中的独特性。
  • 但觉一家增喜色:诗人感受到家庭氛围的愉悦,表达了对友人到来的欢喜。
  • 便如满座揖清芬:形象比喻,表现出这种愉悦的氛围弥漫在整个场合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朋友的高尚品德比作风义,强调其独特性。
  • 对仗:诗中有一定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如“公来”与“风义”。
  • 拟人:将“增喜色”拟人化,形象地表达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到来的描写,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在生活中的乐观态度。诗人借助自然与情感的交融,展现了对人生的积极向上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活的艰辛与挑战。
  • 风义:象征高尚的情操与理想。
  • 喜色:象征家庭的温暖与团聚的快乐。
  • 清芬:象征友谊的美好与愉悦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公”指代谁?

    • A. 朋友
    • B. 家人
    • C. 自己
    • D. 陌生人
  2. “风义凌虚”的意思是什么?

    • A. 逆风而行
    • B. 高尚的情操
    • C. 追风的勇气
    • D. 风的力量
  3. 诗中比喻“便如满座揖清芬”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欢喜
    • C. 愤怒
    • D. 迷茫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李白《送友人》: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情感,但更显豪放与洒脱。
  • 杜甫《赠花卿》:表达了对友人的珍重与惜别,情感更加厚重。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曹勋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