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清虚庵皇甫真人坦之隐居》

时间: 2025-01-10 22:12:20

宝墨光分眄禁春,超然晏坐寂怡神。

力辞汉殿从游乐,乞得康庐自在身。

黄屋记曾参扈从,白衣犹忆指山人。

恐虚立马前宵梦,柱下无材忝世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清虚庵皇甫真人坦之隐居
作者:李塾 〔宋代〕

宝墨光分眄禁春,超然晏坐寂怡神。
力辞汉殿从游乐,乞得康庐自在身。
黄屋记曾参扈从,白衣犹忆指山人。
恐虚立马前宵梦,柱下无材忝世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和超脱。作者在春日的明媚光辉中,心灵悠然自得,远离了汉代的繁华宫殿与游乐,渴望能够在康庐的隐居中获得自由自在的生活。曾经陪伴过曾参的黄衣深藏记忆,而如今仍然怀念那位指山的白衣高人。最后,诗人感慨自己的虚无,担心在梦中迷失自己,面对此生的无所作为而感到羞愧。

注释

  • 宝墨:指墨色如宝石般浓黑,形容书法的精美。
  • 光分眄禁春:春日光明照耀,春意融融,展现出一种美好的景象。
  • 超然:超脱于世俗之外,意指心境宁静。
  • 康庐:指隐居的地方,传说中有隐士的理想栖息地。
  • 曾参:孔子的学生,著名的仁义之士。
  • 白衣:指隐士,象征着高洁之人。
  • 恐虚立马:担忧自己迷失在虚幻的梦境中。
  • 柱下无材:指自己没有才干,感到对不起身为臣子的身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塾,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隐逸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一个相对安定的时期,社会上流行隐逸思想,许多文人纷纷选择隐居以逃避官场的纷扰。李塾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当时士人的理想和情怀。

诗歌鉴赏

李塾的《题清虚庵皇甫真人坦之隐居》以其清晰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宁静而超然的世界。诗中前两句描绘了春日的明媚与诗人心境的安宁,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诗人力图摆脱世俗的纷扰,向往那种如康庐般的自在,体现了士人对隐居生活的理想追求。

接着,作者提及曾参和指山人,既是对古代贤人的追慕,也是自我反思的表现。曾参作为孔子的忠实弟子,象征着仁义和道德,而指山人则代表着超然物外的隐士精神。这种历史的回溯,增强了诗的深度,使其不仅仅是对隐居的向往,更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最后两句则道出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忧虑,立马于梦与现实之间,感受到一种虚无与羞愧。整首诗在宁静与忧思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令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思考的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宝墨光分眄禁春:春日的光辉照耀在书法之上,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景象。
  2. 超然晏坐寂怡神:诗人心境超脱,坐在安静的地方,感到精神上的愉悦。
  3. 力辞汉殿从游乐:竭力拒绝汉代的宫殿和游乐,渴望摆脱尘世的纷扰。
  4. 乞得康庐自在身:希望能够得到康庐般的隐居生活,享受自由自在的时光。
  5. 黄屋记曾参扈从:回忆起曾经随同曾参的日子,表达对贤人的敬仰。
  6. 白衣犹忆指山人:仍然怀念那位以白衣示人的隐士,象征着追求真理与自由的精神。
  7. 恐虚立马前宵梦:担忧自己在梦中迷失,无法找到真实的自我。
  8. 柱下无材忝世臣:感到自己才干不足,不配身为臣子,表现出深深的自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墨光与春光相结合,暗示诗人对书法的热爱与追求。
  • 对仗:如“黄屋”和“白衣”,形成鲜明的对比,加深了诗意。
  • 拟人:将自我感受化为“恐虚”,使得情感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隐居生活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处境的反思。诗中透出一种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宝墨:象征文化和艺术的追求。
  • :代表生机与希望,同时也暗示着繁华与喧嚣。
  • 康庐:隐士的理想栖息地,象征自由和宁静。
  • 黄屋与白衣:分别象征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理想人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康庐”象征什么?

    • A. 官场
    • B. 隐居生活
    • C. 书法艺术
    • D. 战斗
  2. 诗人对“曾参”的回忆代表了什么?

    • A. 对权势的向往
    • B. 对仁义道德的崇敬
    • C. 对游乐的追求
    • D. 对财富的渴望

答案

  1. B. 隐居生活
  2. B. 对仁义道德的崇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
  • 《终南山》—王维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同样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但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 王维的《终南山》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隐士的心境,展现出一种更为洒脱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隐逸文化与中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