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微凉动修竹,晚色上楼迟。
待月清吟处,看山露坐时。
鸟轻飘紫毳,虫细吐清丝。
尊酒聊乘兴,还期续短诗。
白话文翻译
微凉的风轻轻摇动着修竹,傍晚的光色让人上楼的脚步显得迟缓。
在等待明月清朗吟唱的时刻,欣赏山间露水洒落的宁静。
小鸟轻盈飘荡在紫色的绒毯上,细小的虫子轻轻吐出清脆的丝声。
举杯畅饮聊表兴致,还期待着续写短篇诗作。
注释
- 修竹:修长的竹子,常用来描绘清幽的环境。
- 晚色:指傍晚的光色,常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 清吟:清朗的吟唱,通常指吟诗或歌唱。
- 露坐:山间的露水,象征清新和宁静。
- 紫毳:紫色的绒布,形容鸟儿的轻盈。
- 清丝:虫鸣的声音,细腻而清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圻,明代诗人,字思远,号浑斋,生平不详,诗风清新雅致,擅长描绘自然景色,抒发情感。他的作品常融入细腻的观察和独特的视角,展现出明代文人的风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初夏的夜晚,诗人与友人王宋二同坐,享受着凉爽的夜风和美好的自然景色。创作的背景显示了当时文人追求闲适生活、品味自然的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初夏的夜晚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场景。诗的开头用“微凉动修竹”展现了初夏夜晚的清新,竹子在微风中摇曳,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接着“晚色上楼迟”则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夜色的来临,诗人似乎在感叹光阴的易逝,带有一丝淡淡的惆怅。
“两句“待月清吟处,看山露坐时”,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在月光下吟唱诗歌,山间的露水静静地洒落,给人一种宁静的氛围。这种宁静不仅是外在的,更是内心的波澜不惊。
后两句“鸟轻飘紫毳,虫细吐清丝”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夏夜生机勃勃的景象。鸟儿轻舞,虫鸣声声,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的美好。最后一句“尊酒聊乘兴,还期续短诗”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饮畅谈的情景,体现了文人之间的情谊和对诗歌创作的热切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清新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形成了一幅和谐的夏夜图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微凉动修竹:微凉的夏风轻轻摇动着竹子,营造出清新的夜晚氛围。
- 晚色上楼迟:傍晚的光色使人上楼时的脚步显得缓慢,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待月清吟处:在期待明月高悬时吟唱的地方,强调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看山露坐时:描绘了一种宁静的环境,山间的露水象征着清新和恬静。
- 鸟轻飘紫毳:小鸟在紫色的绒布上轻盈飞舞,展现生命的活力与美丽。
- 虫细吐清丝:虫子轻声吟唱,营造出寂静夜晚的生动气氛。
- 尊酒聊乘兴:举杯畅饮,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融洽关系。
- 还期续短诗:期待继续创作,体现了文人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鸟轻飘紫毳”中的“紫毳”给人一种美好的视觉联想。
- 拟人:虫子“吐清丝”,赋予了虫鸣以生动的特征。
- 对仗:诗中上下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度初夏夜晚的闲适情景,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诗歌创作的渴望,体现了文人特有的情怀和艺术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修竹:象征清幽和高雅,代表文人追求的境界。
- 晚色:暗示时光的流逝,带有一丝惆怅。
- 山露:象征自然的纯净和宁静。
- 鸟:代表生命的活力和自由。
- 虫:象征自然的细腻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修竹”指的是: A. 竹子
B. 树木
C. 花草
D. 石头 -
“待月清吟处”中的“清吟”主要指: A. 吟诗
B. 听歌
C. 说话
D. 休息 -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忧愁
B. 兴奋
C. 宁静
D. 紧张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之作,同样体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 《夏日绝句》:杜甫的诗,描绘了夏日的景象与情感。
诗词对比
- 《春夜喜雨》(杜甫)与此诗的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春夜喜雨》更侧重于春雨的滋润和生机,而《初夏与王宋二同寅夜坐用杜韵》则更强调宁静的夏夜氛围。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选》:收录多位古代诗人的经典作品,适合了解诗词背景。
- 《明代诗人研究》:探讨明代诗人的生平与创作,适合深入研究白圻及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