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 其十四》

时间: 2025-01-11 14:31:29

牡丹曾号玉楼春,不道栀花誉望新。

漫说齐名真忝窃,李御终让杜陵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牡丹曾号玉楼春,不道栀花誉望新。漫说齐名真忝窃,李御终让杜陵人。

白话文翻译:

牡丹曾被称为“玉楼春”,却不曾想到栀子花的声誉却更为新颖。人们随意说它们齐名,真是令人感到羞愧;李白最终还是让位于杜甫,成为了杜陵的诗人。

注释:

  • 牡丹:一种花卉,通常象征富贵、美丽。
  • 玉楼春:指的是牡丹花盛开的春天,可能与某个诗词或歌谣的名称有关。
  • 栀花:花香浓烈,形态优美,常用于比喻清新、高雅。
  • 齐名:并列着说到,意思是同样有名气。
  • 忝窃:形容自己心存愧疚、愧疚于窃取他人名声。
  • 李御:李白,唐代著名诗人,号“青莲居士”。
  • 杜陵人:指杜甫,唐代著名诗人,号“杜工部”,并且杜陵是他的故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仕玠,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故,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牡丹与栀子花在文化中受到重视的时期。诗人以花喻人,表达对两位伟大诗人的敬仰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花喻人,将牡丹与栀子花进行比较,展现了诗人对两者的观察与思考。牡丹作为传统的富贵象征,曾被称颂为“玉楼春”,在历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然而,诗人却发现栀子花的声誉在当下更加新颖,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和审美的多元化。接着,诗人将李白与杜甫的名声进行对比,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李白的成就也要让位于杜甫,突显了文学界的竞争与相对性。整个诗作在形式上简洁明了,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既有对花卉的赞美,也有对诗人地位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又宽广的文化视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牡丹曾号玉楼春:指牡丹花曾被赞美为“玉楼春”,象征其高贵与美丽。
  2. 不道栀花誉望新:而栀子花的声誉却更为崭新,二者之间形成对比。
  3. 漫说齐名真忝窃:随意把它们并列称名,令人感到羞愧。
  4. 李御终让杜陵人:李白最终让位于杜甫,揭示了文学界的相对地位。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牡丹与栀子花的比较,反映出名声的变迁。
  • 拟人:将花的声誉与人联系,赋予其情感。

主题思想: 本诗探讨了名与实、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通过花的意象传达出对文学成就的思考,强调了历史与个人成就的相对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牡丹:象征富贵与美丽。
  • 栀花:象征清新与高雅,是一种新的审美追求。
  • 李白与杜甫:代表了唐代诗歌的巅峰,寓意着文学的传承与竞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牡丹被称为哪一个春天的代名词?

    • A. 玉楼春
    • B. 桃花春
    • C. 荷花春
  2. 李白与杜甫分别代表了哪一类诗人?

    • A. 传统与现代
    • B. 自由与规范
    • C. 浪漫与现实
  3. 栀花的声誉被认为是怎样的?

    • A. 古老
    • B. 新颖
    • C. 平常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杜甫与李白的诗风有着明显的区别,杜甫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人民苦难,而李白则倾向于表达个人情感与理想主义。两者的作品在主题与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清代文人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