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雁字》

时间: 2025-02-04 15:44:41

数行界破青天色。

似一幅、荆关笔。

枫叶芦花秋瑟瑟。

问君何事,书空难尽,影落潇湘碧。

人间多少伤心客。

欲寄离愁那能得。

折势分明成乙乙。

无端风雨,横斜催乱,几阵烟云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数行界破青天色。似一幅荆关笔。枫叶芦花秋瑟瑟。问君何事,书空难尽,影落潇湘碧。人间多少伤心客。欲寄离愁那能得。折势分明成乙乙。无端风雨,横斜催乱,几阵烟云黑。

白话文翻译:

几行雁字划破了青天,仿佛是一幅荆关的画笔。枫叶和芦花在秋风中瑟瑟而落。我问你为何如此忧伤,即使写下满纸悲伤也无法尽诉,影子映落在潇湘的碧水上。人间有多少伤心的人,想要寄送离愁却无从寄出。折叠的情绪分明如同一个个的符号。无端的风雨,横斜而来,几阵烟云交错,令人心乱如麻。

注释:

  • 数行:几行,指的是雁字的排列。
  • 荆关:荆州关隘,古代名关,常与悲伤、离别相关联。
  • 瑟瑟:形容秋风中物体摇动的声音,带有凄凉之感。
  • 书空难尽:写下的空白难以表达内心的情感。
  • 影落潇湘碧:影子映在潇湘的碧水上,充满了伤感与思念。
  • 折势:折叠的情绪,形象地表现出心中复杂的感受。

典故解析:

“潇湘”指的是潇水和湘水,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象征着思念和离愁。该地与许多文人墨客的情感寄托密切相关,成为忧伤情绪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贞吉,清代诗人,以擅长词曲和诗歌而闻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他的作品常常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正值枫叶纷飞、芦花摇曳之时,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忧伤与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的纠葛。

诗歌鉴赏:

这首《青玉案·雁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离愁的深刻理解。开头几行以“数行雁字”引入,瞬间设定了一个空灵的氛围,雁字飞过青天,给人以孤独与思念的感受。紧接着的“枫叶芦花秋瑟瑟”,则通过色彩与声音的结合,渲染出一种萧瑟的秋意。

诗中“问君何事,书空难尽”一句,透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与忧虑,同时也反映出内心情感的无奈。尽管想表达心中苦闷,却总觉得言语无法尽述,令人感到更加无助。接下来的“人间多少伤心客”,则是对世间伤痛的普遍感慨,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结合,增强了诗歌的共鸣。

最后的“无端风雨,横斜催乱”,通过风雨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无常的生命感,正如人心的复杂与动荡。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心的深刻洞察,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数行界破青天色:雁字划破了天空,象征着离别的哀伤。
  • 似一幅荆关笔:比喻如同画笔,强调了景象的艺术性。
  • 枫叶芦花秋瑟瑟:自然景象与秋意结合,营造出忧伤的氛围。
  • 问君何事,书空难尽:表达对情感的无法尽述与理解。
  • 影落潇湘碧:影子映在水面上,象征着思念与遥远的联系。
  • 人间多少伤心客:感慨世间有太多人承受离愁。
  • 欲寄离愁那能得:尽管想寄托情感,却无从寄出。
  • 折势分明成乙乙:情感复杂,无法简单表达。
  • 无端风雨,横斜催乱:自然的动荡与人心的复杂相互映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雁字比喻为画笔,增强了艺术感。
  • 拟人:枫叶、芦花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使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离愁的深刻感悟,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生苦短的思考,展示出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雁字:象征离别与思念。
  • 枫叶:秋天的象征,代表凋零与伤感。
  • 芦花:多用于表现孤独与清冷的意象。
  • 潇湘:代表思念之地,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风雨:象征人生的无常与不确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数行雁字”主要象征什么?

    • A. 离别与思念
    • B. 欢乐与团聚
    • C. 自然风光
    • D. 生活的美好
  2. 诗中“问君何事,书空难尽”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友人的关心与忧虑
    • B. 对生活的满意
    • C. 对自然的赞美
    • D. 对历史的感慨
  3. 下列哪一句最能体现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 A. “枫叶芦花秋瑟瑟”
    • B. “影落潇湘碧”
    • C. “无端风雨,横斜催乱”
    • D. “欲寄离愁那能得”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对比,两者都表达了离愁别绪,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为细腻,侧重于个人情感的内心描写,而曹贞吉的《青玉案·雁字》则通过自然景象与情感结合,展现了更为广泛的人生感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