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初贬英州过杞赠马梦得
苏轼
万古他池穴,归心负雪堂。
殷勤竹林咏,犹得比晁山王。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片池塘在万古长河中变幻无常,我归心似箭,却背负着沉重的雪。尽管我在竹林中吟咏,仍然不如晁山王那样高雅。
注释
字词注释:
- 万古:形容时间久远,指千古万代。
- 他池穴:指其他的池塘或洞穴,隐喻他乡或异地。
- 归心:归乡的心情,渴望回到故乡。
- 负雪堂:意指心中承受的重负,联想到冬天的雪,暗示心情沉重。
- 殷勤:热情周到。
- 竹林:常常象征高洁、清雅的环境。
- 晁山王:指晁错和王安石,强调他们的才华和成就。
典故解析:
- 晁山王:晁错是汉代的名士,王安石是北宋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二者在文学上都有卓越成就,诗人以此对比,表明自己的自卑与对他人的仰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兼具豪放与婉约,广泛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苏轼被贬至英州期间写的,他的心情复杂,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自己处境的感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中流露出他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和对自身成就的反思。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对比和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苏轼在贬谪期间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篇的“万古他池穴”隐喻着人生的变幻无常,苏轼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接着以“归心负雪堂”表达他对故乡的思念与沉重的心情,雪象征着冰冷和孤寂,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感伤。
“殷勤竹林咏”则表现了诗人在异乡仍旧努力追求艺术的执着,但他自知难以与“晁山王”相提并论,流露出对高尚人格的渴望与自我贬低的情绪。这种心态既是对自己才华的自我怀疑,也是对他人成功的羡慕,充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苏轼的高洁情操和对文学的热爱,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的追求,成为了古诗中充满哲理与情感的经典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古他池穴: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指代他乡的孤寂。
- 归心负雪堂:归乡的心情像沉重的雪,象征着思乡的痛苦。
- 殷勤竹林咏:尽管在竹林中吟咏,表现出诗人对艺术的热爱。
- 犹得比晁山王:自谦,认为自己的才华难以与他人相比。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自身与晁山王的对比,突出诗人的自卑与对理想的追求。
- 比喻:用“负雪”比喻沉重的心情,形象生动。
- 借代:竹林和晁山王作为象征,暗示了高雅和成功的艺术追求。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我成就的反思。通过对比,突显出个人的渺小与理想的高远,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池:象征着他乡,代表着流亡与孤独。
- 雪:象征着心中的沉重与冰冷,暗示思念的痛苦。
- 竹林:象征着高洁与雅致,代表着诗人对艺术的追求。
- 晁山王:代表着成功与才华,显示了诗人心中的仰慕与自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万古他池穴”指的是什么?
A. 个人生活的变幻无常
B. 他乡的孤独
C. 诗人的故乡
D. 以上皆是 -
“归心负雪堂”中的“雪”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冷漠与沉重
C. 纯洁
D. 美好回忆 -
苏轼在诗中表现出对谁的羡慕?
A. 自己
B. 晁山王
C. 朋友
D. 家人
答案:
- D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的另一首名作,抒发对月亮的思考与人生哲理。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主题相似。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的作品常常涉及思乡情感,但苏轼的作品更关注个人情感与理想的挣扎,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洒脱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选》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