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复古画《潇湘晚景图》三首》

时间: 2025-01-26 01:00:52

咫尺殊非少,阴睛自不齐。

径蟠趋後崦,水会赴前溪。

自说非人意,曾经人马蹄。

他年宦游处,应指剑山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宋复古画《潇湘晚景图》三首
作者:苏轼 〔宋代〕

咫尺殊非少,阴睛自不齐。
径蟠趋後崦,水会赴前溪。
自说非人意,曾经人马蹄。
他年宦游处,应指剑山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潇湘晚景的美丽与变化。诗人感慨身边的景色虽近却并不完全相同,阴晴不一。小径蜿蜒通向后面的山崖,溪水则流向前方的河流。诗人自言这不是人所能意愿的,曾经也经历过马车的辗转。未来的某一天,游历他乡时,或许会指着那西边的剑山回忆此景。


注释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实际上却有很大不同。
  • 阴睛:指阴天和晴天,两者并不一致。
  • 径蟠:小路蜿蜒曲折。
  • 趋後崦:走向后面的山崖。
  • 水会赴前溪:水流朝着前方的溪流汇聚。
  • 自说非人意:自言自语,认为这不是人之所能掌控的。
  • 曾经人马蹄:曾经历过马车的轰鸣与行驶。
  • 宦游处:官场或旅行的地方。
  • 剑山西:剑山位于西方,象征着未来的归宿或方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散文、书法、绘画均具极高成就,尤其以诗词最为人所称道。苏轼一生经历了政治风波,代表作品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等。

创作背景

《潇湘晚景图》创作于苏轼的晚年,反映了他在政治失意后的闲适心态与对自然的向往。诗中描绘的潇湘风景,体现了诗人对南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诗歌鉴赏

苏轼的《潇湘晚景图》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潇湘地区的自然美景,亦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哲思。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阴晴变化的观察,揭示出人和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开篇的“咫尺殊非少”一句,强调了即便是在近距离观察中,所见的景象也各有不同,反映出生活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诗中“径蟠趋後崦,水会赴前溪”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弯曲与流动,也象征着生命的旅程与方向,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最后的“他年宦游处,应指剑山西”更是引发了对未来的遐想,暗示了人生的归宿与希望。

整首诗在意象上非常丰富,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苏轼作为一位大诗人的深邃与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咫尺殊非少:即使是近距离的景物,也显得迥然不同。
  2. 阴睛自不齐:阴天与晴天的交替,象征着生活中的起伏与变化。
  3. 径蟠趋後崦:小路的蜿蜒指向远方的山崖,暗示人生的曲折与探索。
  4. 水会赴前溪:溪水归流,展现自然的和谐与一体。
  5. 自说非人意:表达诗人对命运的无奈与感慨。
  6. 曾经人马蹄:象征性地回忆曾经的经历与旅程。
  7. 他年宦游处,应指剑山西:展望未来,可能在他乡遥想故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会赴前溪”,将溪水拟人化,生动形象。
  • 对仗:如“阴睛自不齐”与“径蟠趋後崦”,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剑山象征归宿,暗示人生的方向与目标。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命运无常的感慨,寄托了对未来的期盼与希望。


意象分析

重要意象

  • 阴晴:象征生活的变化与不确定性。
  • 小径:象征人生的旅途与选择。
  • 溪水:象征自然的流动与生命的延续。
  • 剑山:象征理想的归宿与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咫尺殊非少”中的“咫尺”指什么? A. 远处
    B. 近处
    C. 中间
    D. 不确定

  2. “水会赴前溪”表达了什么意象? A. 生命的流动
    B. 生命的停滞
    C. 生命的回忆
    D. 生命的挣扎

  3. 诗中提到的“剑山”象征着什么? A. 过去的回忆
    B. 未来的希望
    C. 旅行的目的地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1.B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描绘山水之美,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关注自然景色,描绘宁静的生活。

诗词对比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李白《将进酒》:两者均表达对生活的热情,但苏轼更关注自然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情与放纵。

参考资料

  • 《苏轼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背诵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