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与可应贡北上》
时间: 2025-02-04 13:35: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李与可应贡北上
相送一尊酒,游子万里心。
倚剑白日暮,长啸春江深。
自矜屈宋俦,未登词赋林。
丈夫立功名,何计尺与寻。
鸾凤会轩翥,岂终鸡鹜群。
行当献奇策,台已筑黄金。
白话文翻译:
送你一杯酒,游子在外心思远。
凭剑而立,白天渐暮,长声一啸,春江水深。
自命不凡,屈居于宋代的同侪,未能登上词赋的殿堂。
男子汉立功立业,又怎能计较尺与寻的微小。
鸾凤相会,飞翔于高空,岂会与鸡鹜等同。
我定当献上奇策,台阁已然筑起黄金。
注释:
- 尊酒:尊,古代酒器,送酒给朋友以表祝福。
- 游子:指远行的年轻人,流露出思乡之情。
- 白日暮:白天即将结束,象征着人生的时光流逝。
- 长啸:长声呼啸,表达豪情壮志。
- 屈宋俦:自谦自己与宋代词人相比,未能成名。
- 立功名:男子立业成名,暗示追求理想。
- 鸾凤:古代神话中的鸟,象征高贵和才华。
- 鸡鹜:常见的鸟,象征平庸和普通。
- 献奇策:献上奇妙的计策,预示着展现才华的机会。
- 台已筑黄金:比喻权力和财富的基础已经建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茂夫是明代的一位诗人,其诗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主,风格豪放而不失细腻。生平资料较少,但其作品常反映出对理想与名利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李与可北上应贡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送别之情,以及对理想与前途的期许。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李与可的关心与祝福。开篇即以“相送一尊酒”引入,透出浓厚的情谊。酒不仅是送别的媒介,更象征着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接着,诗人通过“倚剑白日暮,长啸春江深”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英雄豪情,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理想追求的坚定。对于“自矜屈宋俦”的自谦,表现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清醒认识与志向的坚定。同时,诗中提到的“丈夫立功名,何计尺与寻”则表达了对事业与成就的渴望,强调了男子汉的责任与追求。
最后两句“鸾凤会轩翥,岂终鸡鹜群”以高贵的意象对比平庸,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的坚持与追求,暗示了李与可在未来能够脱颖而出,成就一番事业。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洗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友人的诚挚祝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相送一尊酒:用酒表达告别之情,寓意深厚。
- 游子万里心:游子远行,心中思念故乡与理想。
- 倚剑白日暮:依靠自己的剑,象征着自信与坚韧,白天即将结束,暗示人生短暂。
- 长啸春江深:长声呼啸,表达内心的豪情与对未来的期待。
- 自矜屈宋俦:自谦,表明对文学成就的渴望。
- 丈夫立功名:强调追求事业与名声的重要性。
- 何计尺与寻:不计较小的成就,强调追求更高的目标。
- 鸾凤会轩翥:比喻优秀的人才,暗示未来的成功。
- 岂终鸡鹜群:表示不愿与平庸之辈同流合污。
- 行当献奇策:预示未来有机会展现才华。
- 台已筑黄金:象征着权力和财富的基础已经建立,未来可期。
修辞手法:
- 比喻:“鸾凤”与“鸡鹜”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高贵与平凡的差异。
- 对仗:整首诗用词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强调理想与抱负,表现出豪放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送别与理想展开,表达了对朋友未来的祝福与期待,传达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对成就的渴望,体现出诗人豪情壮志和深厚的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酒:友情的象征,承载着祝福与思念。
- 剑:象征勇气与豪情,代表追求理想的坚定态度。
- 鸾凤:象征高贵与才华,暗示未来的成功与荣耀。
- 鸡鹜:平庸之辈,代表不愿与之同流合污的决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送酒给朋友的主要目的是: A. 表达友情
B. 祝福未来
C. 以上皆是 -
诗中提到的“鸾凤”象征: A. 平庸
B. 高贵与才华
C. 友情 -
“自矜屈宋俦”表达了诗人的: A. 自谦
B. 自信
C. 抱怨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 王之涣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 《送别》:同样表达送别情感,但更偏向于哀伤。
- 《夜泊牛渚怀古》:则以怀古的情怀表现对历史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宋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