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池上宿
作者: 刘得仁 〔唐代〕
事事不求奢,长吟省叹嗟。
无才堪世弃,有句向谁夸。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凉风白露夕,此境属诗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态度,他不追求奢华的生活,只是在长时间的吟唱中感叹不已。虽然自己才华平平,难以在这个社会中立足,但所写的诗句又无处倾诉。秋天的老树掩映着萧瑟的色彩,空荡荡的池塘映着月光。凉爽的风,清晨的露水,这样的境界正是属于那些诗人的。
注释:
- 事事不求奢:对生活的追求不奢侈。
- 长吟:长时间地吟唱。
- 省叹嗟:反思和叹息。
- 无才堪世弃:没有才华被世人所抛弃。
- 有句向谁夸:有诗句却无处倾诉。
- 老树呈秋色:老树在秋天显示出萧瑟的颜色。
- 空池浸月华:空池塘反射着明亮的月光。
- 凉风白露夕:凉爽的风夹杂着清晨的露水,正值傍晚。
- 此境属诗家:这样的环境适合诗人居住和创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得仁,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以清新、淡泊著称,常表现出对于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诗人晚年,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淡然与对自然的向往。在社会变迁和人际关系复杂的背景下,诗人选择以宁静的心态面对一切。
诗歌鉴赏:
《池上宿》是一首典型的唐诗,反映了作者的哲学思考与情感体验。诗歌以“事事不求奢”开头,直接表明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在这个追求奢华的社会中,诗人选择了简朴的生活方式,表现出一种高洁的精神追求。
接下来,诗人通过“长吟省叹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与思索。他似乎在反省自己一生的追求,虽有诗句却无处倾诉,显示出一种孤独感。这里的“无才堪世弃”更是将自己置于社会的边缘,表现出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和社会的无情。
诗中通过“老树呈秋色”和“空池浸月华”的意象,描绘出秋天的萧瑟与宁静,营造了一种孤独而又美丽的氛围。老树与月光的结合,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无常与生命的流逝,进一步增强了诗人内心的惆怅。
最后,以“凉风白露夕”收尾,强调了此刻的宁静与适合诗人创作的环境,诗人似乎在这片宁静中找到了归属感。整首诗不仅反映了个体的情感,也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事事不求奢”:表示诗人对生活的态度,追求简单与真实。
- “长吟省叹嗟”:反映了诗人常常沉浸在自我反思和感叹中。
- “无才堪世弃,有句向谁夸”:表达了对自身才华的自卑与对外界的无奈。
-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用自然景象映射内心的感受,老树象征衰老,空池则象征孤独。
- “凉风白露夕,此境属诗家”:强调了这种环境与诗人内心的契合。
-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无才”与“有句”的对比,突显出内心的矛盾。
- 意象:老树、空池、月华等意象的运用,营造出浓郁的秋天氛围,增强情感的表达。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对自我价值的怀疑以及对自然的深切热爱,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老树:象征着衰老与时间的流逝,带有一种感伤的情感。
- 空池:代表孤独与内心的空虚,映衬出诗人的心境。
- 月华:象征着宁静与美,给人以希望与梦想的感觉。
- 凉风白露: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传达出一种清新和冷静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追求奢华
B. 追求简单
C. 追求权力
D. 追求名声 -
诗中提到的“老树”象征什么?
A. 年轻
B. 繁荣
C. 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D. 春天 -
“凉风白露夕”所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特点?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与内心的宁静。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表达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刘得仁的《池上宿》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有着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但前者更注重个体的孤独感,而后者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