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野桥》

时间: 2025-01-23 09:09:29

亦好亭兼弄月亭,磬湖不许两通行。

谁抛螮蝀湖光尾,便有先生拄杖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亦好亭兼弄月亭,磬湖不许两通行。谁抛螮蝀湖光尾,便有先生拄杖声。

白话文翻译:

这亭子和弄月亭一样美好,磬湖的水面上却不允许两人同时通行。是谁在湖光中抛出水波,伴随着那响亮的拄杖声。

注释:

  • 亦好亭:也是一处美丽的亭子。
  • 弄月亭:一个专门观赏月亮的亭子。
  • 磬湖:一个湖泊的名字,可能因有磬石而得名。
  • 螮蝀:一种小鱼,形象生动。
  • 湖光尾:指湖面上的波光。
  • 先生:指代诗人自己,或是指代友人。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弄月亭”意象,可能与历史上许多文人雅士喜爱在月夜中吟诗作对的传统有关,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山水诗和咏物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游览喻叔奇的园亭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友人情谊的珍视。诗中描绘的亭子和湖泊,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环境的向往。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野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园亭的独特美感与自然景色的和谐美丽。开头的“亦好亭兼弄月亭”,不仅表达了对亭子美丽的赞美,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接下来提到的“磬湖不许两通行”,则引人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似乎在说,人与自然之间需要留有空间与余地,才更显得优雅与宁静。

最后一句“便有先生拄杖声”,将诗人自身的存在感带入其中,透出一种闲适与自在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对自然的深切关怀,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 “亦好亭兼弄月亭”:开篇就点明了亭子的美好,展现了诗人对环境的欣赏。
  • “磬湖不许两通行”:此句展示了湖水的宁静,表达了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谁抛螮蝀湖光尾”:生动的描写了水面泛起的波纹,增添了诗的动感。
  • “便有先生拄杖声”:引入了诗人的自我意识,增强了诗的亲切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湖光尾”,形象地描写了湖面波光的美丽。
  • 拟人:通过“谁抛螮蝀”,使自然景物显得富有生机。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亭子和湖泊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友谊的珍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意象分析:

  • 亭子:象征着文人雅士的生活空间和文化交流的场所。
  • 湖水:代表着自然的宁静与深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淡泊。
  • 拄杖:象征着诗人的身份和生活态度,体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杨万里
    c) 杜甫

  2. “磬湖不许两通行”意指什么? a) 湖面波光粼粼
    b) 两人无法一起通过湖面
    c) 湖水太深,无法渡过

  3. 诗中“便有先生拄杖声”的“先生”指的是? a) 诗人自己
    b) 友人
    c) 亭子的主人

答案:

  1. b) 杨万里
  2. b) 两人无法一起通过湖面
  3. a) 诗人自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野桥》与王维的《鹿柴》均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前者更注重人与自然的互动,后者则侧重于自然的独立与美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