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晴》

时间: 2025-01-27 03:15:50

每到深秋后,常多积晦天。

讵期昨夜雨,散作满林烟。

红叶沿溪寺,黄云带郭田。

佳时不易得,暂醉菊花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每到深秋后,常多积晦天。
讵期昨夜雨,散作满林烟。
红叶沿溪寺,黄云带郭田。
佳时不易得,暂醉菊花前。

白话文翻译:

每到深秋的时候,经常是阴沉的天气。
没想到昨夜的雨,飘散成满林的烟雾。
红叶缀满溪边的寺庙,黄云笼罩着城郭的田野。
这样的美好时光不容易得到,暂且在菊花前陶醉吧。

注释:

  • 深秋:指秋季的后期,天气渐凉。
  • 积晦天:形容阴云密布,天色阴沉。
  • 讵期:岂料,没想到。
  • 满林烟:形容雨后林中湿气弥漫,宛如烟雾。
  • 红叶:秋天时的红色树叶,常用以象征秋的美。
  • 溪寺:指溪流旁边的寺庙。
  • 黄云带郭田:形容黄昏时分,天空的云彩与田野相映成趣。
  • 佳时:美好的时光。
  • 暂醉:暂时沉醉于美好事物中。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红叶”与“菊花”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以象征秋天和人生的哲理,常常引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潘驯,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作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语言清新,意境优美。

创作背景:该诗作成于一个深秋的时节,诗人感受到了自然变化带来的情感波动,借景抒情,以表达对短暂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秋晴》一诗以清新自然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深秋时节的独特魅力。诗的开头通过“深秋后,常多积晦天”引入,生动地描绘出秋日的阴沉,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接着,诗人用“讵期昨夜雨,散作满林烟”表达了对秋雨后景色的惊喜,雨后的烟雾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而“红叶沿溪寺,黄云带郭田”则进一步描绘了秋日的景色,色彩鲜明,生动形象。

最后两句“佳时不易得,暂醉菊花前”点明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菊花在秋天盛开,是秋季的代表花卉,诗人选择在此时借菊花抒怀,似乎在提醒人们要把握当下,享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清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通过描绘天气变化,揭示了深秋的特征,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氛围。
  • 第二联描绘了雨后景象,展现了自然的灵动与变化。
  • 第三联通过色彩的对比,构建了秋天的美丽景象,红与黄的搭配富有视觉冲击力。
  • 第四联则是情感的升华,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流露出浓浓的感伤与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后的湿气比作烟,增强了视觉的朦胧感。
  • 对仗:如“红叶沿溪寺,黄云带郭田”,工整而有韵律感。
  • 拟人:通过“佳时不易得”赋予时光以生命,突显珍贵。

主题思想: 该诗的中心思想是珍惜美好时光,感悟自然之美与人生的短暂。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传达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当下美好瞬间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叶:象征秋天,寓意着生命的变迁。
  • 菊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秋天的代表花卉。
  • 黄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秋晴》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佳时不易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人生短暂的珍惜
    C. 对过去的怀念
    D. 对未来的期待

  3. 诗中描绘的“红叶”象征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秋兴八首》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潘驯的《秋晴》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在风格上的差异,体现了不同的艺术追求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词选》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古诗词解读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