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牡丹花谢莺声歇》

时间: 2025-01-10 19:27:29

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

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

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掩。

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菩萨蛮·牡丹花谢莺声歇
牡丹花谢莺声歇,
绿杨满院中庭月。
相忆梦难成,
背窗灯半明。
翠钿金压脸,
寂寞香闺掩。
人远泪阑干,
燕飞春又残。

白话文翻译:

牡丹花谢了,黄莺的歌声也停止了,
院子里绿杨成荫,中庭的月亮静静悬挂。
彼此思念的梦难以实现,
窗外的灯光映照着半明的夜色。
珠翠装饰的脸庞显得孤寂,
香闺深锁,愁苦难以排解。
人已远去,泪水浸湿了栏杆,
燕子飞走,春天也渐渐逝去。

注释:

  • 牡丹花谢:指牡丹花已经凋谢,象征美好的事物已逝去。
  • 莺声歇:黄莺的歌声停止,暗示春天的结束。
  • 绿杨满院:院中绿杨成荫,表现出一种凋零后的寂寞氛围。
  • 相忆梦难成:思念对方的梦难以实现,表达相思之苦。
  • 翠钿金压脸:形容女子的华丽装饰,暗示她的孤独。
  • 香闺:指女子的寝室,这里引申为她的内心世界。
  • 泪阑干:泪水湿润栏杆,象征着思念与伤感。
  • 燕飞春又残:燕子飞去,春天也随之逝去,暗示时光的流逝与无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温庭筠,字飞卿,号梨洲,唐代著名词人,擅长词和诗。其作品多表现婉约细腻的情感,风格清丽而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唐代,正值温庭筠的创作高峰期。诗中通过描绘牡丹花谢、莺声歇等景象,反映了作者对失去美好事物的感慨,以及对爱情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菩萨蛮·牡丹花谢莺声歇》是一首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的词作,展现了温庭筠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爱情的悲伤感悟。词的开篇即以“牡丹花谢莺声歇”引入,生动勾勒出春天的凋零与逝去,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绿杨满院中庭月”,描绘了一个幽静而略显孤寂的夜晚,营造出一种空旷的氛围。此时,词人通过“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梦中的相聚变得遥不可及,现实的孤独感愈发显著。

在意象方面,诗中使用了“翠钿金压脸”和“寂寞香闺掩”等描写,展现了女子的华丽与凄凉,凸显了她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作者对美的追求与对失去的哀伤。同时,结尾的“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将情感推向高潮,不仅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也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令人倍感惆怅。整首词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唐代词人温庭筠对爱情和生命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牡丹花谢莺声歇”:春天的美丽已逝,黄莺的鸣叫也停止,暗示了爱情的结束。
  2. “绿杨满院中庭月”:庭院中的绿杨成荫,月光洒落,营造了一个静谧、孤独的场景。
  3. “相忆梦难成”:思念对方的梦境几乎无法实现,反映出对爱情的无奈。
  4. “背窗灯半明”:窗外的灯光微弱,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5. “翠钿金压脸”:女子华丽的装饰与内心的孤寂形成对照,展现了繁华背后的哀愁。
  6. “寂寞香闺掩”:深锁的香闺中,愁苦难以排解,情感更加沉重。
  7. “人远泪阑干”:思念之人远去,泪水打湿栏杆,表现出深沉的伤感。
  8. “燕飞春又残”:燕子已飞走,春天也随之逝去,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与无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牡丹花谢”“莺声歇”比喻爱情的凋零与失去。
  • 拟人:春天的消逝与燕子的飞离赋予了情感,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 对仗:如“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对仗工整,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追忆与哀伤,体现了生命的无常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牡丹:象征美丽与繁华,凋谢则寓意失去。
  2. :象征春天的活力,声息的消失暗示了一种孤寂。
  3. 绿杨:代表繁茂的生命,带有生机却又隐含孤独。
  4. :象征清冷与孤独,照亮内心的空虚。
  5. :代表思念与伤感,传达深切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牡丹花谢的象征是什么?

    • A. 爱情的结束
    • B. 春天的来临
    • C. 生活的繁华
    • D. 友情的消逝
  2. 词中提到“翠钿金压脸”是用来表现什么?

    • A. 她的美丽
    • B. 她的孤独
    • C. 她的财富
    • D. 她的快乐
  3. “燕飞春又残”表达了什么?

    • A. 春天的美好
    • B. 生命的无常
    • C. 爱情的甜蜜
    • D. 自然的和谐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温庭筠与李清照的作品均表现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哀伤,但温庭筠更多地运用自然景物来渲染情感,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内心的细腻感受与情感变化。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温庭筠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