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丰安里王相林亭二首(公明太玄经)》
时间: 2025-01-10 21:54: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丰安里王相林亭二首
花竹有薄埃,嘉游集上才。
白蘋安石渚,红叶子云台。
朱户雀罗设,黄门驭骑来。
不知淮水浊,丹藕为谁开。
偶到乌衣巷,含情更惘然。
西州曲堤柳,东府旧池莲。
星坼悲元老,云归送墨仙。
谁知济川楫,今作野人船。
白话文翻译
花竹上弥漫着细薄的尘埃,佳人的游玩正好在此时聚集。
白色的蘋花安静地在石滩上,红色的叶子环绕着云台。
朱红的大门上,雀鸟在罗帷中飞舞,黄门的侍从驾着马车而来。
不知道淮水是多么浑浊,丹藕又是为了谁而开放。
偶然走入乌衣巷,心中情感愈发惆怅。
西州的柳树沿着曲堤摇曳,东府的旧池中莲花依然盛开。
星星点点的悲伤是为元老而生,云朵归去送走了墨仙。
谁知道济川的船只,现在竟成了野人的小舟。
注释
- 薄埃:细薄的尘埃。
- 嘉游:美好的游玩。
- 白蘋:一种水生植物,具有清香,象征纯洁。
- 朱户:红色的门,象征富贵。
- 雀罗:用鸟雀的羽毛编织的罗帷,形容精美的装饰。
- 淮水:淮河,古代重要的水系,水质常被描绘为浑浊。
- 乌衣巷:指的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寓意繁华的过往。
- 元老:指德高望重的人。
- 墨仙:可能指代文人雅士。
- 济川:指的可能是古代渡口,象征着人生的旅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温庭筠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字飞卿,号香山居士,生于公元812年,卒于约870年。他以词作见长,风格婉约、细腻,常常表达对人生、爱情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盛唐时期,正值文学艺术的繁荣阶段,诗人借景抒情,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温庭筠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他对自然美和人事的深刻感悟。首联以“花竹有薄埃”开篇,营造了一个清新而又略显寂寥的场景,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无情。接下来的描写又将画面引入到人间的游乐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让人倍感温暖。
后半部分的转折则带来了情感的升华,诗人偶然走入乌衣巷,情感愈发惆怅,似乎在追忆过往的繁华与失落。西州的柳树、东府的莲花再次体现了自然的美丽与人事的变迁,显示出诗人对旧日时光的深切怀念。结尾“今作野人船”则充满了无奈与惆怅,标志着对现实的无奈与思考。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交融,充分展示了温庭筠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与感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花竹有薄埃:描绘了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细腻的尘埃显示出宁静的气氛。
- 嘉游集上才:描绘游人聚集,暗示美好时光与欢乐的相聚。
- 白蘋安石渚:白蘋花在石头和水边安静生长,象征着纯洁与安宁。
- 红叶子云台:红叶在云台的映衬下,形成美丽的画面。
- 朱户雀罗设:富贵的朱红色门扇上,雀鸟飞舞,增添了生机。
- 黄门驭骑来:黄门侍者驾马而至,象征着繁华的气氛。
- 不知淮水浊:未曾意识到淮河水的浑浊,可能暗示对现实的忽视。
- 丹藕为谁开:询问丹藕的盛开是为了谁,表露出孤独与惘然。
- 偶到乌衣巷:偶然的到访让人回忆起往昔的繁华。
- 含情更惘然:情感激荡,愈加感到失落。
- 西州曲堤柳:柳树婀娜多姿,象征着江南的美丽。
- 东府旧池莲:旧池中的莲花依然盛开,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星坼悲元老:星空下的悲伤为那些年长的人而生。
- 云归送墨仙:云彩归去送走了墨仙,象征着文人雅士的远去。
- 谁知济川楫:问谁知道济川的船只。
- 今作野人船:如今的船只已成了野人的小舟,表达了对现实的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朱户雀罗设”,用雀鸟比喻生机与繁华。
- 拟人:如“云归送墨仙”,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西州曲堤柳,东府旧池莲”,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出内心的孤独和对旧日繁华的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竹:象征着自然之美。
- 白蘋:象征纯洁与宁静。
- 朱户:象征富贵与繁华。
- 丹藕:象征孤独与惆怅。
- 乌衣巷:象征历史与往昔。
- 西州柳、东府莲:象征自然之美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白蘋”是指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水生植物
C. 一种花 -
“朱户雀罗设”中的“朱户”有何象征意义? A. 贫穷
B. 富贵
C. 忧愁 -
诗中提到的“乌衣巷”象征什么? A. 繁华的过去
B. 现在的生活
C. 未来的希望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温庭筠 vs 李白
温庭筠的诗词细腻、婉约,常表达对爱情和生活的感慨;李白则豪放、奔放,常以壮丽的自然景象和个人的豪情壮志为主题。 -
温庭筠 vs 杜甫
温庭筠的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而杜甫的诗则更关注社会现实与民生疾苦,表现出更加深沉的历史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温庭筠诗词集》
- 《唐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