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唐希雅画寒江图》

时间: 2025-01-26 02:33:07

江头云黄天醖雪,树枝惨惨冻欲折。

耐寒野鸭不知归,犹向沙边弄羽衣。

黄茅母日不自力,影乱弱藻相因依。

惟有苍石如卧虎,不受阴晴与寒暑。

舟中过客莫敢侮,闲伴长江了今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唐希雅画寒江图
——陈与义

江头云黄天醖雪,
树枝惨惨冻欲折。
耐寒野鸭不知归,
犹向沙边弄羽衣。
黄茅母日不自力,
影乱弱藻相因依。
惟有苍石如卧虎,
不受阴晴与寒暑。
舟中过客莫敢侮,
闲伴长江了今古。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天空阴沉,仿佛在酝酿着雪;树枝惨淡,似乎快要被冰冻折断。耐寒的野鸭不知归路,仍在沙滩上嬉戏着羽毛。黄茅草在阳光下无力地摇曳,影子与细小的藻类相互依偎。唯有那块苍石,犹如卧虎,毫不受阴晴和寒暑的影响。过往的舟客对此毫不轻视,悠然伴随着长江,感慨着古今变迁。

注释:

  • 江头: 指江边,江的尽头。
  • 醖雪: 酝酿着雪,形容天气阴沉。
  • 惨惨: 形容颜色或状态凄惨、惨淡。
  • 耐寒: 指能够耐受寒冷的。
  • 羽衣: 这里指野鸭的羽毛。
  • 黄茅母: 一种植物,形容在阳光下无力生长的状态。
  • 影乱: 指影子纷乱不清。
  • 苍石: 指颜色青灰的石头。
  • 卧虎: 形容稳重、安静而又强大的形象。
  • 闲伴: 悠闲地陪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常以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故相结合为特色,情感细腻,风格独特。此诗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深刻观察与感悟。

创作背景:

诗词产生于宋代,可能是在冬季的某个时刻,作者借助唐希雅的画作,描绘出寒江的景象,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描绘寒江的风景为主线,展现了冬季的萧条与生机并存的画面。开篇的“江头云黄天醖雪”,通过渲染阴沉的天色,营造出一种寒冷、孤寂的氛围;而“耐寒野鸭不知归”则表现出生命在逆境中依旧顽强生存的意志。诗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如“苍石如卧虎”,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石头的屹立不倒,还暗示了其坚定与不受环境影响的特性。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冷酷与生机,反映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结尾的“闲伴长江了今古”则透出一种超然的态度,似乎在表达作者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历史的淡然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头云黄天醖雪: 描述江边的天气,营造出寒冷、沉闷的氛围。
  2. 树枝惨惨冻欲折: 树枝因寒冷而显得凄惨,似乎快要折断,传达出严冬的残酷。
  3. 耐寒野鸭不知归: 耐寒的野鸭在沙滩上玩耍,表现出自然生命的坚韧。
  4. 犹向沙边弄羽衣: 描述野鸭嬉戏的场景,增添了一丝生动。
  5. 黄茅母日不自力: 黄茅草在阳光下显得无力,象征着生命的脆弱。
  6. 影乱弱藻相因依: 影子和藻类相互依偎,表现出一种依赖与脆弱的美感。
  7. 惟有苍石如卧虎: 苍石的坚韧与沉稳,象征着不屈的精神。
  8. 不受阴晴与寒暑: 苍石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体现了其恒久的特性。
  9. 舟中过客莫敢侮: 过往的舟客对这幅景象有一种敬畏之感。
  10. 闲伴长江了今古: 诗人对历史和自然的思考,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 “苍石如卧虎”,比喻石头坚韧不拔。
  • 拟人: “耐寒野鸭不知归”,赋予野鸭以人的情感。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自然界的严酷与生命的顽强,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江: 暗示生命的艰难与环境的冷酷。
  • 苍石: 象征坚韧与不屈的精神。
  • 野鸭: 代表生命的顽强与活力。
  • 黄茅: 体现生命的脆弱与无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江头云黄天醖雪”中的“醖”字意思是: A. 酝酿
    B. 凝固
    C. 消散
    D. 变幻

  2. “惟有苍石如卧虎”中的“卧虎”比喻什么? A. 强大的力量
    B. 温柔的性格
    C. 脆弱的生命
    D. 不屈的精神

  3. 诗中表现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轻蔑
    B. 敬畏
    C. 恐惧
    D. 无所谓

答案:

  1. A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题唐希雅画寒江图》都表现出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但杜甫更多地关注社会及个人命运,而陈与义则更倾向于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