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时间: 2025-01-11 09:50: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
项鸿祚 〔清代〕
橹声摇澹月,正人在,洞庭船。
望笠泽茫茫,长堤暗柳,曾住词仙。
当年俊游记否,唤银箫吹绿一江烟。
剩我诗愁万顷,片帆直上壶天。
流连玉界琼田清,露下水纹圆。
怕酒醒波还,醉魂空恋,第四桥边。
凄然五湖旧约,叹鲈乡信美尚无缘。
风外鱼灯几点,夜深凉照鸥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夜晚在洞庭湖上的场景,橹声轻轻摇曳着月光,正值游人乘船在湖中。远望着茫茫的水泽,长堤旁的柳树在暗淡的光影中摇曳,曾经在这里留宿过的词人如同仙人般。那年与朋友的游历是否还记得呢?银箫声中,吹动了一江的烟雾。我只剩下无尽的诗愁,孤独的帆船直向天际。流连在这美丽的琼田,露水在水面上形成圆润的波纹。怕酒醒后会回到现实,醉魂仍旧留恋着第四桥的景色。想起五湖的旧约,感叹鲈乡的美好却无缘再见。风中偶尔看到几盏鱼灯,夜深时分,微凉的月光照耀着鸥鸟安眠。
注释:
- 橹声:船桨划水的声音。
- 洞庭船:指在洞庭湖上的船只。
- 笠泽:指水面上泛起的波纹,像是笠帽一样的景象。
- 词仙:指才华横溢的词人。
- 银箫:一种乐器,象征优美的音乐。
- 壶天: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理想的归宿。
- 鲈乡:指鱼类丰富的地方,象征美好的生活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项鸿祚,字惕之,号梅山,清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多变,情感真挚,常表达对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代。诗人在洞庭湖的游历中,寄托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木兰花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过往友谊的追忆。首句“橹声摇澹月”以动静结合的手法,描摹了夜色中轻舟的安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长堤暗柳,曾住词仙”则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唤起了对历史的回忆,词人似乎在呼唤曾经的友人和美好的时光。
词中反复出现的“诗愁”表明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他在美好景色中感受到的却是深深的惆怅。“片帆直上壶天”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词人希望能够超脱尘世的羁绊,达到心灵的自由。最后,词人以“夜深凉照鸥眠”结束,给人一种清幽而又无奈的感觉,仿佛一切美好都在瞬息之间消逝,又留下难以释怀的遗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橹声摇澹月:船桨的声音在月光下轻轻晃动,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正人在,洞庭船:正值游人乘船在洞庭湖上游玩。
- 望笠泽茫茫:远望水面一片茫茫的景象,像是笠帽一样的波纹。
- 长堤暗柳:长堤边的柳树在夜色中显得模糊而神秘。
- 曾住词仙:曾经在此地停留的才华横溢的词人。
- 当年俊游记否:曾经的美好游历是否还记得?
- 唤银箫吹绿一江烟:银箫的音乐在江面上荡漾,形成烟雾般的朦胧感。
- 剩我诗愁万顷:只剩下无尽的诗愁,感叹自己的孤独。
- 片帆直上壶天:孤帆直指理想中的仙境。
- 流连玉界琼田清:沉醉于美丽的自然景色。
- 露下水纹圆:清晨的露水在水面上形成圆润的波纹。
- 怕酒醒波还:害怕酒醒后会回到现实,失去这美好的幻境。
- 醉魂空恋,第四桥边:醉意中仍旧留恋着第四桥的景色。
- 凄然五湖旧约:感慨五湖的美好回忆,却无法实现。
- 叹鲈乡信美尚无缘:感叹鲈乡的美好却无缘再见。
- 风外鱼灯几点:风中偶尔看到几盏鱼灯,增加了夜晚的寂寥感。
- 夜深凉照鸥眠:夜深时分,微凉的月光照耀着鸥鸟安眠。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望笠泽茫茫”,通过比喻描绘波纹的景象。
- 拟人:如“怕酒醒波还”,赋予酒醒以情感。
- 对仗:多处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加了词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友谊和过往的追忆,表达了词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展现出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象征宁静与思念。
- 船:代表游历与自由。
- 柳:象征柔情与怀旧。
- 银箫:象征音乐的美好与情感的寄托。
- 波纹:代表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模糊。
- 灯:象征希望与孤独的照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木兰花慢》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项鸿祚
C. 杜甫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第四桥”象征什么?
A. 友谊的美好
B. 现实的无奈
C. 理想的归宿
D. 自然的宁静 -
“怕酒醒波还”的意思是什么?
A. 害怕酒醉
B. 害怕清醒后失去美好
C. 害怕波浪翻涌
D. 害怕孤独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清照《声声慢》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同样描绘了对月的思念,但更侧重于人生哲理与亲情。
- 《声声慢》:李清照的词更注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刻,展现了女性的柔情与坚韧。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手册》
- 《词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