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柏庐入京过宁偕登北极阁感赋》
时间: 2025-01-11 10:04: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涯携手乍,悦情话,此登楼。
记烧烛联床,飞觞索句,胜事今休。
相看漫惊鬓影,总关河遥落涕难收。
渐对小山丛桂,故园何日盟鸥。
清秋,强与事清游,岁月渐淹留,
听暗壁鸣蛩,高天过雁,都是閒愁。
凭阑远凝望处,又败荷衰苇满汀洲。
明日征车去也,暮云千里悠悠。
白话文翻译
在遥远的天涯,我们初次相携,愉悦地谈论,站在这座楼上。
我记得那时的烛火映照着我们在床上的亲密,杯中酒水飞扬,吟咏句子,
那些美好的时光如今已经休矣。
我们相视时,惊讶于彼此的白发,
不禁为那遥远的河流而落泪难止。
渐渐地,我看到了山间的桂树,
我的故乡何时才能与我重聚呢?
在清秋时节,我强迫自己去游玩,
岁月渐渐流逝,听那墙壁上蝉鸣,
高空飞过的雁群,都是一种闲愁。
我倚着栏杆,远远地凝望,
只见衰败的荷花和枯萎的芦苇满布滩涂。
明天我将乘车出发,暮云千里悠悠。
注释
- 携手乍:初次携手。
- 悦情话:愉快地交谈。
- 烧烛联床:点着蜡烛,依偎在床。
- 飞觞索句:酒杯飞舞,吟诗作对。
- 鬓影:指白发的影子。
- 盟鸥:盟誓,指的是与故乡的约定。
- 淹留:流逝。
- 暗壁:墙壁阴暗之处。
- 鸣蛩:蟋蟀的鸣叫声。
- 汀洲:水边的洲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先骕(1874-1933),字子华,号湘庐,近代著名的诗人和文人。他的诗歌以清新、婉约著称,常常融入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观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诗人入京途中,经过宁偕时的感悟,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木兰花慢》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开篇描绘了在遥远的天涯,携手相伴的愉悦,随后转入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人在回首中发现岁月带走了青春,留下的是白发和愁绪。诗中多次提到“清秋”和“闲愁”,在季节的变换中,诗人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通过对小山丛桂的描写,诗人将思乡之情与自然景色相结合,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结尾部分,诗人以“明日征车去也”结束,象征着他不得不离开,带着满心的惆怅与不舍,向未来出发,给人以一种悲凉的美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涯携手乍,悦情话,此登楼:在遥远的地方,我们初次携手,愉快地交谈,登上这座楼。
- 记烧烛联床,飞觞索句,胜事今休:我记得当时蜡烛下的亲密,饮酒作诗的欢乐,如今已成往事。
- 相看漫惊鬓影,总关河遥落涕难收:互相看时,惊讶于彼此的白发,因遥远的河流而泪流不止。
- 渐对小山丛桂,故园何日盟鸥:渐渐看向小山的桂树,何时才能与故乡重聚?
- 清秋,强与事清游,岁月渐淹留:在清秋时节,我勉强自己去游玩,岁月渐渐流逝。
- 听暗壁鸣蛩,高天过雁,都是閒愁:听墙壁上蟋蟀的鸣叫,空中飞过的雁群,都是一种闲愁。
- 凭阑远凝望处,又败荷衰苇满汀洲:我倚着栏杆,远望,只见衰败的荷花和芦苇满布滩涂。
- 明日征车去也,暮云千里悠悠:明天我将乘车出发,暮云千里悠然飘散。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鬓影”比喻白发,形象、生动。
- 对仗:如“高天过雁”与“暗壁鸣蛩”,工整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暗壁上的蟋蟀仿佛在诉说着诗人的愁苦,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时间的流逝与对故乡的思恋,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安。诗人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显示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内心的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山丛桂:象征故乡的美好,寄托思乡之情。
- 明日征车:象征离别与未来的旅程,传递出一种无奈与不舍。
- 败荷衰苇:象征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呼应全诗的主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悦情话”指的是什么?
- A. 伤心的话
- B. 愉快的交流
- C. 无聊的对话
-
“明日征车去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高兴
- B. 不舍
- C. 无所谓
-
诗中“听暗壁鸣蛩”中的“鸣蛩”指的是什么?
- A. 鸟
- B. 蟋蟀
- C. 昆虫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较李清照与胡先骕在思乡情感上的表达,李清照的词多用细腻的情感描写,而胡先骕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来传达情感,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选》
- 《近现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