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过上海闸北》

时间: 2025-04-28 20:46:02

海上繁华,江南佳丽,东风一夜愁生。

看劫灰到处,尽化作芜城。

忆当日、春光满眼,红酣翠软,歌舞承平。

但而今、枯井颓垣,何限伤情。

河山大好,又无端、弃掷堪惊。

叹血饮匈奴,肉餐胡虏,一篑功成。

百万雄师何在,君休笑、留待蜗争。

想神京千里,不闻画角悲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扬州慢·过上海闸北
作者: 陈家庆 〔清代〕

海上繁华,江南佳丽,东风一夜愁生。
看劫灰到处,尽化作芜城。
忆当日春光满眼,红酣翠软,歌舞承平。
但而今枯井颓垣,何限伤情。
河山大好,又无端弃掷堪惊。
叹血饮匈奴,肉餐胡虏,一篑功成。
百万雄师何在,君休笑留待蜗争。
想神京千里,不闻画角悲鸣。

白话文翻译

在海上繁华的城市中,江南的美丽景色,东风一夜间带来了愁绪。看着劫后余生的废墟,处处都是化为灰烬的城市。我想起往昔春光明媚的日子,红花酣醉,翠柳柔软,歌舞盛行,国泰民安。然而如今却是枯井颓墙,令人无尽伤感。祖国的河山如此美好,怎能轻易被抛弃,让人惊叹。叹息当年为抵抗匈奴而流血牺牲,吃尽胡虏肉的艰辛,艰难的成功。百万雄师如今何在,君子不要嘲笑留待蜗牛般的争斗。想起神京千里之外,听不到悲角的哀鸣。

注释

  1. 海上繁华:指上海作为海上繁华的城市。
  2. 江南佳丽:江南地区的美丽风光。
  3. 东风一夜愁生:东风一夜之间带来了愁苦的感觉。
  4. 劫灰:指战乱后的废墟与灰烬。
  5. 芜城:形容城市荒芜。
  6. 红酣翠软:形容春天花红柳绿的美丽景象。
  7. 枯井颓垣:形容如今的衰败与无情。
  8. 河山大好:祖国的河山依然壮丽美好。
  9. 血饮匈奴,肉餐胡虏:指历史上抵抗外敌的牺牲与奋斗。
  10. 百万雄师:形容大军的力量。
  11. 蜗争:形容争斗的微小和无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家庆,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国家、历史的深刻思考与情感。他的诗歌风格往往带有浓厚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

《扬州慢·过上海闸北》写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与外敌入侵的时期。诗中反映了作者对国家衰败的悲痛,以及对往日繁华的怀念,表现了对历史的深刻思索和对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整首《扬州慢·过上海闸北》以上海为背景,描绘了曾经的繁华与现今的凋零,形成鲜明对比。开篇提到“海上繁华,江南佳丽”,让人感受到那种生机与美好,然而紧接着的“东风一夜愁生”则揭示了时代的变迁与背后的苦涩。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回忆起往日的“春光满眼,红酣翠软”,对比如今的“枯井颓垣”,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此外,诗中提到的“血饮匈奴,肉餐胡虏”不仅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英勇抵抗的致敬。诗人对“百万雄师”的追问,反映了对强盛时代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一句“想神京千里,不闻画角悲鸣”更是抒发了对故国的思念与对时局的无力感,整体上展现了一种悲壮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海上繁华,江南佳丽:描绘上海的繁华与江南的美丽。
  2. 东风一夜愁生:借东风引出愁苦的情绪。
  3. 看劫灰到处,尽化作芜城:表现战乱后城市的荒凉。
  4. 忆当日春光满眼:回忆往昔的美好春光。
  5. 红酣翠软,歌舞承平:描绘繁华的歌舞景象。
  6. 但而今枯井颓垣,何限伤情:对比之下的无尽伤感。
  7. 河山大好,又无端弃掷堪惊:感慨美好河山被抛弃的惊讶。
  8. 叹血饮匈奴,肉餐胡虏,一篑功成:历史的悲壮与牺牲。
  9. 百万雄师何在,君休笑留待蜗争:对未来的渴望与无奈。
  10. 想神京千里,不闻画角悲鸣:对故国的思念与忧伤。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强化感情。
  • 排比:如“血饮匈奴,肉餐胡虏”增强气势。
  • 隐喻:将蜗牛争斗比喻为无力的争斗,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国家衰败的痛心和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忧虑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繁华:象征生机与希望。
  2. 春光:代表美好与繁荣。
  3. 劫灰:象征战乱与毁灭。
  4. 河山:象征祖国的壮丽与美好。
  5. 蜗牛:象征微小与无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扬州慢·过上海闸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陈家庆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东风一夜愁生”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来临
    B. 繁华的结束
    C. 战乱的开始
    D. 美丽的景色

  3. “百万雄师”在诗中象征了什么? A. 强大的军队
    B. 过去的辉煌
    C. 未来的希望
    D. 现在的无奈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同样表现对故乡的思念。
  • 《春望》 by 杜甫:描绘国破家亡的伤感。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陈家庆的《扬州慢·过上海闸北》都表达了对国家衰败的忧虑与对往昔繁华的回忆,但杜甫的情感更为直接与悲壮,而陈家庆则更多地运用对比与隐喻,展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海上繁华,江南佳丽,东风一夜愁生。下一句是什么

看劫灰到处,尽化作芜城。上一句是什么

看劫灰到处,尽化作芜城。下一句是什么

忆当日、春光满眼,红酣翠软,歌舞承平。上一句是什么

忆当日、春光满眼,红酣翠软,歌舞承平。下一句是什么

但而今、枯井颓垣,何限伤情。上一句是什么

但而今、枯井颓垣,何限伤情。下一句是什么

河山大好,又无端、弃掷堪惊。上一句是什么

河山大好,又无端、弃掷堪惊。下一句是什么

叹血饮匈奴,肉餐胡虏,一篑功成。上一句是什么

叹血饮匈奴,肉餐胡虏,一篑功成。下一句是什么

百万雄师何在,君休笑、留待蜗争。上一句是什么

百万雄师何在,君休笑、留待蜗争。下一句是什么

想神京千里,不闻画角悲鸣。上一句是什么

海上繁华,下一句是什么

江南佳丽,上一句是什么

江南佳丽,下一句是什么

东风一夜愁生。上一句是什么

东风一夜愁生。下一句是什么

看劫灰到处,上一句是什么

看劫灰到处,下一句是什么

尽化作芜城。上一句是什么

尽化作芜城。下一句是什么

忆当日、春光满眼,上一句是什么

忆当日、春光满眼,下一句是什么

红酣翠软,上一句是什么

红酣翠软,下一句是什么

歌舞承平。上一句是什么

歌舞承平。下一句是什么

但而今、枯井颓垣,上一句是什么

但而今、枯井颓垣,下一句是什么

何限伤情。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