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 题白石小像》
时间: 2024-09-19 20:56: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代词宗,半生落拓,布衣空老江湖。
论先生,合伴林逋。
记吹得玉箫声彻,小红低唱,此亦仙乎。
马藤花下,不堪泪洒啼鸪。
暗香疏影,问梅花消息何如。
纵乌帽风流,龙眠图画,但写眉须。
三十六陂烟雨,更谁怜一棹菰蒲。
独巢湖一曲,至今犹自追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词宗的生活与心境,他一生颠沛流离,身为布衣却在江湖中空老。谈到这位先生,似乎与林逋可以相伴。回忆起那吹奏玉箫的声音、小红的低唱,是否也是一种仙境呢?在马藤花下,泪水不禁洒落,伴随着啼鸪的哀鸣。暗香浮动,影子疏朗,问梅花的消息如何。纵然是那风流的乌帽和龙眠的图画,也只是描写了一下眉角须发。三十六陂的烟雨,谁又会怜惜一只孤舟在菰蒲间徘徊呢?独独在巢湖的那一曲,至今我依然在追寻模仿。
注释:
- 词宗:指代在词学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人物。
- 落拓:意为失意、潦倒的样子。
- 布衣:指普通百姓。
- 林逋:北宋著名的词人,以隐逸著称。
- 玉箫:古代一种乐器,象征着优雅与清逸。
- 小红:指代某种低声吟唱的女子。
- 马藤花:一种花,常见于江南地区。
- 啼鸪:指的是一种鸟,其鸣叫声哀怨动人。
- 龙眠:指代一种古代的诗画风格。
- 三十六陂:指代江南地区的河流和湖泊。
- 菰蒲:一种水生植物,常生长于水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蕴贞,清代著名词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常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词作。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扬州慢 题白石小像》创作于作者对自身际遇的感慨,展现了他对曾经生活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历史背景下的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碰撞,使得这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思索与情感的流露。
诗歌鉴赏:
这首《扬州慢 题白石小像》以其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感情,展现了唐蕴贞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反思。开篇以“词宗”自称,表现出他对词学的自信与自豪,但随即“半生落拓”的描绘则展现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在对林逋的提及中,他将自己与这位隐逸的词人相提并论,表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中多次运用自然意象,如“马藤花下”、“暗香疏影”等,渗透出浓厚的情感与哲思。尤其是“泪洒啼鸪”,更是将悲伤与柔情交织在一起,令人心生共鸣。结尾提到的“独巢湖一曲”,则是对曾经美好时光的追忆,充满了对逝去岁月的无限眷恋。
整首诗风格婉约,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折射出清代词坛的丰富内涵与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代词宗,半生落拓:开篇自称为“词宗”,显示出自信,但“半生落拓”则是对人生遭遇的反思。
- 布衣空老江湖:强调自己作为平民的无奈与孤独。
- 论先生,合伴林逋:提及林逋,表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记吹得玉箫声彻,小红低唱,此亦仙乎:描绘音乐与女子吟唱的场景,暗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 马藤花下,不堪泪洒啼鸪:自然景物与情感交融,表现出伤感。
- 暗香疏影,问梅花消息何如:借梅花询问近况,隐喻对友人的思念。
- 纵乌帽风流,龙眠图画,但写眉须:对风流生活的追忆,表现出一种自嘲的态度。
- 三十六陂烟雨,更谁怜一棹菰蒲:对孤舟漂泊的无奈感慨,表达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 独巢湖一曲,至今犹自追摹: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漂泊的孤舟,形象生动。
- 拟人:暗香疏影,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较为工整,展现了诗人的工艺水平。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的热爱,情感深沉,思想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箫:象征优雅与清逸,代表着艺术的纯粹。
- 马藤花:寓意着美好与短暂。
- 梅花:象征坚韧与思念。
- 孤舟:代表孤独的人生旅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林逋”是谁?
- A. 一位著名的词人
- B. 一位历史人物
- C. 一位画家
-
“马藤花下,不堪泪洒啼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欢乐
- B. 悲伤
- C. 平静
-
诗中提到的“独巢湖一曲”象征着什么?
- A. 对未来的希望
- B. 对往昔的怀念
- C. 对自然的敬畏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唐蕴贞与李清照:两位词人的作品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自然的热爱,但李清照更强调女性的情感和细腻的心理描写。
- 苏轼与唐蕴贞:苏轼的作品多表现豪放,而唐蕴贞则偏向婉约,二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论》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