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 雨窗忆旧寄吴中诸子》
时间: 2025-01-11 19:58: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扬州慢 雨窗忆旧寄吴中诸子》 ——姚燮
兰酒微醺,葛衣初试,薄帘晓润凉侵。
讶帘前芍药,早换了浓阴。
恁疏别吹箫俊侣,梦如天隔,书也云沉。
况无聊听到,烟中幽咽啼禽。
好春久去,等飞花流水难寻。
问画桨迎裙,珠窗写扇,几累闲心。
只恐谢娘门巷,黄梅里苦雨愔愔。
便相思能寄,何堪江远山深。
白话文翻译
兰酒微微醉意,刚试穿葛衣,薄薄的帘子上,晨露的清凉侵袭而来。
我惊讶于帘子前的芍药,早已换上了浓重的阴影。
那疏远的朋友吹着箫,梦似天涯相隔,书信也沉沉无音。
况且无聊时听到,烟雨中隐隐传来鸟的哀鸣。
美好的春天已久远,飞花流水难以寻觅。
问画桨迎迎裙,珠窗下写扇,心中几多疲惫。
只怕谢娘的门巷,黄梅时节苦雨幽幽。
即使思念能寄托,怎堪江水远山深。
注释
- 兰酒:一种香味浓郁的酒,代表轻松的饮酒情景。
- 葛衣:古代一种轻便的衣物,象征初夏的轻松。
- 薄帘:指轻薄的窗帘,隐喻清晨的凉意。
- 芍药:一种花卉,象征春夏季节的美丽。
- 疏别:形容与友人相隔疏远。
- 黄梅:指黄梅时节,通常指梅雨季节,代表多雨的时节。
- 愔愔:形容忧伤、沉静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燮(1660-1739),字仲明,号无闷,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具有较高的文学造诣,作品多描写人生感悟和自然景物,兼具抒情和叙事。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变迁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扬州慢 雨窗忆旧寄吴中诸子》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诗人在雨窗前,微醺之中,回忆往昔,勾勒出一幅淡淡忧伤的画面。开头以“兰酒微醺”引领,呈现出一种轻松而又深邃的氛围。随后的描写中,薄帘、芍药等意象交替出现,透露出季节的变迁与内心的孤寂。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如烟雨般缥缈,既有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疏离感的感慨。
整首词透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浓厚的情感,尤其在“梦如天隔,书也云沉”一句中,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隔阂和沟通的艰难。最后,诗人以“何堪江远山深”收尾,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一种深切的思念之情,令人感同身受。整首词兼具艺术性与情感深度,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兰酒微醺,葛衣初试,薄帘晓润凉侵。”:通过微醺的状态与初夏的衣物,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
- “讶帘前芍药,早换了浓阴。”:感叹时间的流逝,花的凋零,暗示生命的无常。
- “恁疏别吹箫俊侣,梦如天隔,书也云沉。”:表达与友人疏远的心情,沟通的困难。
- “况无聊听到,烟中幽咽啼禽。”:在无聊时听见鸟鸣,增添了孤独感。
- “好春久去,等飞花流水难寻。”:叹息美好时光的流逝。
- “问画桨迎裙,珠窗写扇,几累闲心。”:描绘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
- “只恐谢娘门巷,黄梅里苦雨愔愔。”:对现实困境的担忧与感慨。
- “便相思能寄,何堪江远山深。”:最后以思念作结,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梦如天隔”,形象地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
- 拟人:自然界的描绘带有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飞花流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人际关系的疏远,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酒:象征轻松愉悦的时光。
- 薄帘:代表清晨的宁静与凉意。
- 芍药:象征青春的美好与短暂。
- 烟雨:隐喻思念的愁苦与朦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兰酒”象征什么?
- A. 悲伤
- B. 轻松愉悦
- C. 忧愁
- D. 孤独
-
“梦如天隔”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亲密
- B. 疏远
- C. 喜悦
- D. 愤怒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姚燮的《扬州慢》在情感表达上更加沉郁,李清照则更为细腻、婉约。两者都体现了对时间和人事的感慨,但风格各异,值得深入探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姚燮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