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雁过妆楼 和梦坡》
时间: 2025-01-11 17:13: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新雁过妆楼 和梦坡
作者: 朱祖谋 〔清代〕
网户昏黄,飘镫近盈盈蘸甲觞光。
曼声不起,尘麝暗簌空梁。
莫倚蛾眉怜短鬓,未秋镜影已先霜。
少年场。奈何唤彻,沈恨周郎。
天风无端应拍,便暮云驻得,肯驻斜阳。
望京旧梦,沈醉不换悲凉。
筝心更移更促,怕零落十三金雁行。
沧江晚,费个侬分付,今夕回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景象,窗户透出昏黄的灯光,飘动的灯笼映照在酒杯上。轻柔的歌声却无法响起,尘埃和麝香在空荡的梁上悄然回荡。不要依赖那眉目如画的女子怜惜你短暂的青春,未到秋天,镜中的影像已先显霜白。年轻人的聚会,奈何叫醒了周郎的忧伤。无端的天风仿佛在拍打着,暮云停驻,是否愿意停留在斜阳之下?遥望京城的旧梦,沉醉之中却换不来一丝的悲凉。心弦更是频频拨动,怕是再也难以承载这十三只金雁的离去。沧江的黄昏,唯有叹息,愿将此情托付于你,今夜我心回肠。
注释
- 网户:指有窗框的门窗。
- 盈盈:形容轻盈、美好的样子。
- 甲觞:酒杯,古代用甲壳制成的酒器。
- 蛾眉:形容女子的眉毛如蝴蝶翅膀般弯曲美丽。
- 短鬓:形容短发,通常指年轻女子的发型。
- 周郎:指周瑜,古代才俊,常用以象征才华出众的男子。
- 筝心:指古筝的琴音,象征内心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祖谋为清代诗人,其创作风格受传统文化影响,擅长抒情,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的情感纠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诗中充满了对青春和爱情的惆怅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青春、爱情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开篇的“网户昏黄”勾勒出一种静谧而略显孤寂的氛围,灯光的微弱透出一种温柔的孤独。随着诗句的推进,歌声的缺失和对美的向往交织在一起,尤其是“莫倚蛾眉怜短鬓,未秋镜影已先霜”一句,既是对年轻女子的赞美,也是对短暂青春的惋惜。
而“奈何唤彻,沈恨周郎”则引入了周郎这一典故,表达了对才子佳人的向往与无奈。在暮色中,诗人对过往的回忆愈加沉重,尤其是“望京旧梦,沈醉不换悲凉”一句,显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眷恋与无奈。
整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人在描写中流露出的情感细腻而深邃,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网户昏黄,飘镫近盈盈蘸甲觞光。”:窗户透出的昏黄灯光,映照着轻飘的灯笼和酒杯,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微妙的氛围。
- “曼声不起,尘麝暗簌空梁。”:轻柔的歌声未能响起,只有尘埃与麝香在空荡的梁间轻声回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情感的迷茫。
- “莫倚蛾眉怜短鬓,未秋镜影已先霜。”:劝诫不要依赖年轻女子的美丽,青春短暂,未到秋天,镜中影像已显得苍老。
- “少年场。奈何唤彻,沈恨周郎。”:在年轻人聚会的场景中,唤醒了对周郎的忧伤与怀念。
- “天风无端应拍,便暮云驻得,肯驻斜阳。”:无端的风似乎在拍打着,暮云停驻,诗人在此时希望斜阳能停留。
- “望京旧梦,沈醉不换悲凉。”:仰望京城的旧梦,虽然沉醉其中,却无法换来悲伤的解除。
- “筝心更移更促,怕零落十三金雁行。”:心弦的拨动使得情感加剧,担心那些美好的瞬间会像金雁一样流失。
- “沧江晚,费个侬分付,今夕回肠。”:在黄昏的江边,愿将此情托付于你,今夜的思绪令人回肠荡气。
-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青春比作短暂的美丽,营造出一种易逝的感觉。
- 拟人:天风和暮云被赋予了情感,似乎在回应诗人的心情。
- 对仗:如“沈醉不换悲凉”与“费个侬分付”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对逝去爱情的惋惜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透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意象分析
- 网户:象征着一个封闭的空间,代表着内心的孤独。
- 蛾眉:象征年轻女子的美丽与青春,但也隐含着对短暂美好的叹息。
- 金雁:象征着逝去的美好时光和无奈的离去,反映了对过往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蛾眉”指代什么? A. 男子
B. 年轻女子
C. 老人 -
“奈何唤彻,沈恨周郎”中的“周郎”是指谁? A. 周瑜
B. 周杰伦
C. 周围的人 -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失落与怀念
C. 愤怒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青春与爱情的怀念,情感细腻且深刻。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朱祖谋诗词研究》